青島黃海學院圖書館始建于2004年,現有館內教師32名,設置一室四部:辦公室、采編部、系統技術部、讀者服務部、參考咨詢部。
辦館理念: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讀者第一、服務至上。
辦館目標:以實現三個“智能化”為目標,即智能化的圖書館建筑、智能化的圖書館管理和智能化的圖書館服務。
服務宗旨:讀者中心、服務至上。
一、圖書館概況
2010年,圖書館主館由在建筑學界享有盛譽的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原院長王伯偉教授設計。整個場館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采用大開間設計,整體建筑寬敞明亮,自然通透。運行模式為全開架大流通模式,實現一門式管理。圖書館館舍歷經變遷,2017年圖書館創建分館——西校區信息資源中心。
2022年,增設24小時自助閱覽室。閱覽室坐落于學校北區的行政樓一樓。24小時全天候服務、GiWiFi全覆蓋、全自助模式、座位預約系統、室內恒溫26攝氏度、現代簡約設計風格,集閱覽區、圖書展示區、學習區等功能于一體。
2023年,原西校區信息資源中心通過搬遷升級,新建虎山校區智慧社區學習空間。智慧社區學習空間遵循“智慧讀者服務、智慧圖書管理、智慧空間管理、智慧水電管理、智慧家具管理”的“五智慧”發展理念,全面落實“知識共享、空間共享、合作共享”的“三共享”服務思想,建設“人-機-書”一體、“交流-學習”一體、“休閑-閱讀”一體的智慧學習空間。
目前,圖書館館藏圖書308萬冊,館藏面積3.1萬平方米,閱覽座位3635個。圖書館被山東省教育廳評為高等學校圖書館管理先進集體,被山東省高校工委評為三八紅旗集體,被共青團青島市委評為青年文明號集體榮譽稱號。
二、智慧化服務建設
圖書館不斷優化資源,創新服務,引進人臉識別和智慧安全門禁系統、RFID圖書定位系統、圖書自助借還機、大數據實時發布設備、查詢設備、自助殺菌設備、自助飲水設備、電子閱讀設備等,實現圖書館智能數字化服務。讓圖書館實現了一鍵預約、一鍵定位、一鍵借閱、一鍵導讀等功能,打造出開放性知識服務平臺,為學子們提供交互式學習體驗。
三、校園文化品牌建設
青島黃海學院圖書館定期召開讀者座談會,針對各二級學院師生開展選書、讀者薦購活動,并進行數據庫與軟件使用、信息素養等專題培訓服務。同時,在黃海學院圖書工作委員會的協調下,每年開展“黃海讀書文化節”系列活動,將閱讀貫穿學習生涯,培養學生的閱讀思想、閱讀理念與閱讀習慣。邀請名人、名師進行藝術、文學、傳統文化主題系列講座,并不斷向深度廣度延伸,豐富了學子們的校園文化生活。
四、特色館藏建設
文京藏書閣:位于主館一樓,藏書閣內存放著藏書家宋文京先生收藏書籍兩萬余冊,內容涵蓋美術、書法、藝術評論、詩歌、小說、哲學等多個領域。藏書閣內書籍學術價值、藝術價值極高,是提升藝術修養體會人文魅力的絕佳閱讀區域。
北海書舫:位于24小時自助閱覽室,“北海書舫”書庫庋藏曲阜師范大學教授林桂臻個人珍藏文獻2萬余冊,包含儒家文獻、徐福文獻、日本文獻、韓國文獻等珍藏書。其中,中、日、韓三國關于秦朝秦始皇時期航海方士——徐福的研究成果,以及青島市瑯琊文化等地方性特色文獻收藏,是目前徐福研究范圍內最全的紙質文獻資料。另外,書庫中存有歷代所有刻本《荀子》(含全真彩色復制本或一般黑白復印本),與幾種珍貴而重要的荀學孤本文獻,是推動荀子研究的重要秘笈資料,為海內外所僅有。
五、學生社團發展建設
圖書館下設圖書館閱享研究協會,成立于2017年,在開展學生活動組織的同時,也承擔青島黃海學院圖書館讀者管理分委員會工作。圖書館秉承“文化育人,服務創新”的宗旨,積極發揮圖書館“第二課堂”職能,帶領社團成員全面開展智慧閱讀省賽國賽、書香校園系列活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工作,在不斷地建設與發展下,形成了富有朝氣、具有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生團隊。
青島黃海學院圖書館組織架構
機構名稱
|
負責人
|
電話
|
辦公地點
|
部門職責
|
館長辦公室
|
周忠學
|
0532-58083209
|
圖書館301
|
-
|
副館長辦公室
|
徐偉
|
0532-58083217
|
圖書館404
|
-
|
館長助理辦公室
|
李岳
|
0532-58083207
|
圖書館205
|
-
|
辦公室
|
張秋鳳
|
0532-58083208
|
圖書館206
|
行政綜合事務
|
采編部
|
付淑霞
|
0532-58083206
|
圖書館203
|
文獻資源建設
|
讀者服務部
|
王洪揚
|
0532-58083219
|
圖書館501
|
閱讀推廣與讀者咨詢
|
系統技術部
|
劉保永
|
0532-58083092
|
圖書館401
|
系統維護與數據管理
|
參考咨詢部
|
林玨含
|
0532-58083207
|
圖書館205
|
學科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