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公告
          弘揚生態共建綠色校園-生態文明主題閱讀書目推薦
          發布時間:2022-10-11瀏覽量:4474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我們生活的地方如此絢麗多姿;

          春華秋實,夏蟬冬雪,

          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此豐富多彩;

          我們應該學會尊重與感恩,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感恩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為引導我校師生樹立生態環保意識,提升我校師生生態文明素養,在學校厚植綠色發展理念,青島黃海學院圖書館特推出“生態文明”主題閱讀書目。加快推進綠色校園和書香校園建設,讓我們從閱讀一本關于生態文明的書籍開始吧!

          1.《寂靜的春天》


          索書號:X-49/69

          館藏位置:總館三樓

          作者簡介:蕾切爾·卡森,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先驅。1929年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女子學院,1932年獲霍普金斯大學動物學碩士學位。著有《在海風下》、《海的邊緣》、《環繞我們的海洋》等多部科學人文作品。

          內容介紹:以寓言開頭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村莊的突變,并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學農藥的危害,是一本公認的開啟了世界環境運動的奠基之作,它既貫穿著嚴謹求實的科學理性精神,又充溢著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懷,是一本賞心悅目的著作。

          推薦理由:這本書給我們的啟示不僅僅是一個DDT,而是我們應該好好的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從治理的角度深入研究西方現代化的進程,積極應對現在的環境問題。對于個人來說,有情感才有熱愛,只有擁有敬畏生命的本能,才能關注環境問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2.《昆蟲記》


          索書號:Q96/4

          館藏位置:總館三樓

          作者簡介:《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他用水彩繪畫的700多幅真菌圖,深受普羅旺斯詩人米斯特拉爾的贊賞及喜愛。他也為漂染業作出貢獻,曾獲得三項有關茜素的專利權。

          內容介紹:《昆蟲記》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癡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推薦理由:《昆蟲記》詳細地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勞動、繁衍、爭斗、狩獵、死亡。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令人捧腹。作者用生動活潑的文字、輕松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人性化的蟲子們,奇異、有趣、靈動。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對動物的贊美之情,能夠培養青少年親近自然,熱愛科學,尊重生命的探索精神!

          3.《瓦爾登湖》


          索書號:I712.64/55

          館藏位置:總館三樓

          作者簡介:亨利·戴維·梭羅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畢業于哈佛大學,曾協助愛默生編輯評論季刊《日晷》。寫有許多政論,反對美國與墨西哥的戰爭,一生支持廢奴運動,他到處演講倡導廢奴,并抨擊逃亡奴隸法。其思想深受愛默生影響,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

          內容介紹:此書是以春天開端,依次經歷夏天、秋天和冬天,最后仍然以春天告終,作為一部散文集,梭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梭羅在最短的時間里,花費28美元用自己的雙手蓋起了一座實用的小木屋。

          推薦理由:《瓦爾登湖》是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其分析生活,批判習俗處,語語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其中許多篇頁是形象描繪,優美細致,像湖水的純潔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綠;也有一些篇頁說理透徹,十分精辟,給人啟迪。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對于春天,對于黎明,都有極其動人的描寫。這里有大自然給人的澄凈的空氣,而無工業社會帶來的環境污染。讀著它,讀者會自然感覺到心靈的純凈,精神的升華。

          4.《種子與人類文明》



          索書號:Q944.5/2

          館藏位置:總館三樓

          作者簡介:彼得·湯普森(Peter Thompson),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學術總監,世界瀕危植物物種保護領域的先驅者,世界著名的“千年種子庫”的奠基人。湯普森著述頗豐,本書是其生前最后一本書,也是其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內容介紹:人類與種子的歷史構成了文明的歷史。種子影響了演化的進程,影響甚至決定了人類的生活地域和生活方式。本書系統地闡述了植物種子的演化史、人類文明與植物種子的關系,講述了植物塑造人類文明的精彩故事。本書既講述了種子的故事,也講述了人類對于種子的科學探究;既講述了種子的“雄心”與生存策略,也講述了人類探索與積累種子知識的歷史;本書還探討了當代廣被關注的農作物基因改良、種子保護等重大問題。本書講述了史詩般的“種子文明史”,是堪比《槍炮、病菌與鋼鐵》的“種子的史詩”。

          推薦理由:本書既講述了種子的故事,也講述了人類對于種子的科學探究;既講述了種子的“雄心”與生存策略,也講述了人類探索與積累種子知識的歷史;本書還探討了當代廣被關注的農作物基因改良、種子保護等重大問題。這些都是自然進化的過程,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那些特點,還會出現新的變化,被自然繼續篩選。從某種意義上說,種子連接著過去和現在,我們可以從種子身上看到自然環境的變化,也能看到種子是如何一步步改變著人類的。

          5.《心系鳥獸》


          索書號:1267.1/1402

          館藏位置:總館三樓

          作者簡介:郭耕,男,1961年1月出生,漢族,黑龍江勃利人,大學文化,高級經濟師,1994年6月加入民革,1983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市大興區政協副主席(不駐會),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副主任,民革大興區工委副主任。曾獲“國家林業部科技進步獎”、“地球獎”、“福特汽車環保獎”等獎項,及“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勞模”等榮譽稱號。著作有《世界猿猴一覽》、《猿猴親子圖》、《滅絕動物挽歌》、《鳥語唐詩300首》、《烏獸的絕唱》、《鳥獸物語》、《烏獸悲歌》等。
          內容介紹:本書是科普大使郭耕的動物保護和生態保護隨筆,生動地介紹了作者在動物保護、戶外觀鳥、宣講考察等活動中的親身經歷,使廣大青少年認識到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全書共分四篇,包括:子曰多識鳥獸名;生態文明生命觀;仁厚情懷人文事;巡講觀鳥走江湖。
          推薦理由:本書是中國科普大獎圖書典藏書系之一。本書囊括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經典獲獎作品,展現了科學之真、善、美,傳播知識、激發興趣、啟迪智慧!

          6.《遵循自然》


          索書號:X-02/2

          館藏位置:總館三樓

          作者簡介:鄭慧子,男,1959年生,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生物學系。現為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碩士學位點牽頭導師,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環境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倫理學研究會理事,河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走向自然的倫理》、《批判與建構》、《區域的觀念:時空秩序與倫理》(與鄭冬子合著)等。

          內容介紹:該書系統展示了作者多年來從事環境哲學(倫理)研究的成果。該書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系統論證了人類遵循自然的可能性及遵循自然的方式。第二部分系統論證了環境倫理作為一種新型倫理的性質、基礎和存在的合理性問題。第三部分系統論證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本質、反人類性和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文化必然性。第四部分探索性地討論了生態社會的出現及本質,以及生態文明的本質、文明走向生態化過程中面臨的基本任務和應對全球化的文化人類學策略。

          推薦理由: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它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且不可抗拒。人們按照自然規律做事就可能成功,違背客觀規律辦事就必然失敗。所以,我們必須就研究自然規律,認識并利用規律才能達到目的。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