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公告
          從圖書館看美國人的文化生活
          發布時間:2013-10-23瀏覽量:7070

            圖書館在當代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平臺,也是社區休閑娛樂場所;是孩子們放學后的自習室,也是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的課堂;是政府發揮職能的體現,也是人們回饋社會的渠道。

            剛到美國不久,我就被其發達的圖書館系統所震撼,先是驚訝于幾乎每個小城市都有自己的圖書館(美國小城市的面積和人口大抵只相當于中國城市的一個區),數量之多甚至可用星羅棋布來形容,而隨著了解的不斷深入,我才明白圖書館所提供的開放、便捷、電子化的多功能服務才是最值得贊嘆的。

          對任何人開放

            這里說的圖書館特指服務大眾的公共圖書館,不包括大學圖書館、私立圖書館和總統圖書館等其他類別。公共圖書館幾乎對任何人開放,來者只要出示有效身份證件就能免費辦理借書卡,無需押金,沒有手續費,完全免費地借閱書刊、有聲讀物、CD和DVD等資料。

            公共圖書館的建筑大多簡樸實用,很多甚至有近百年歷史,但無論大小新舊,都把閱讀環境打理得整潔舒適,書香怡人,人們不僅可以在這里閱讀書報雜志,還能免費使用Wi-Fi和電腦。由于圖書館的高度開放性,連無家可歸的人也能享受這些服務,很多人干脆以圖書館為家,只要不影響正常秩序,他們可以一整天都呆在圖書館里。

            近年來,電子閱讀在全球盛行,美國的公共圖書館系統非但沒有落后,還很好地適應和利用了這一趨勢。

            一方面,他們抓緊把館藏珍本和歷史資料數字化,另一方面又與多家電子圖書提供商展開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之間的合作也更加深入,多家圖書館經常聯合起來購買昂貴的電子圖書數據庫。如此一來,每家圖書館只需付很少一部分錢,就能讓讀者免費借閱大量電子讀物,支持在iPhone、iPad、kindle、三星等多種移動終端上閱讀。

          皮影戲也是服務內容

            借閱服務只是基礎性服務,圖書館還承擔了多項其他公共服務內容。

            以洛杉磯縣為例,洛杉磯中心圖書館兒童部的管理員就要學習講故事和演皮影戲,每月安排了固定時間為兒童觀眾表演;青少年部的員工則需要非常了解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他們要為青少年提供考試咨詢和職業規劃指導。

            另外,每年夏季的讀書俱樂部是幾乎每個圖書館必備的常規項目,很多圖書館經常舉辦小型演出和展覽,而小城圣馬力諾市的克羅威爾圖書館居然還提供護照辦理服務,該館館長麥克德莫特女士曾寫過一本書專門介紹管理員該如何適應多職能工作。

            要維持如此多的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具備充足的人力資源,不過圖書館的正式員工并不多,大部分專項服務都依賴志愿者完成,圖書館只需提供場地和資金,并向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訓。

            圖書館正式員工歸屬于政府公務員系統,一般都擁有圖書管理類專業學位,主要負責制定預算、購買新書、圖書分類和日常借閱業務,但也會參與相當一部分公眾服務項目。志愿者只參與某個專門項目,比如給新移民上英語課,擔任脫盲輔導員等。

            另外,每個圖書館都設有一個董事會,成員背景各不相同,負責提供來自不同領域的建議,并起到監督作用,保證圖書館最大限度地滿足各種需求。理論上任何市民都可以向市政府申請成為董事會成員,但只有獲得市議會投票通過的候選人才能擔任該職位,而董事會成員的工作是沒有任何報酬的。

          經費從何而來

            要維持圖書館運營還需要大筆資金。但是除少量延遲還書的罰款和場地租賃費外,圖書館幾乎沒有任何收入,那么運營經費從何而來呢?

            仍然以洛杉磯縣為例,其公共圖書館系統分為兩套,一套是縣立圖書館系統,另一套為城市自建圖書館。加入縣立圖書館系統還是建立自己的圖書館?市議會可以投票決定,但無論做何選擇,除非不設圖書館,否則該市每年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的稅收收入(通常按比例從房產稅中劃出一部分)作為維持圖書館運營的主要資金來源。

            這筆資金的多少隨城市規模大小而變化,如洛杉磯市除擁有一個中心圖書館外,還有72個分館,自成一個體系;帕薩迪納市也有一個由10個圖書館組成的系統;而人口只有1.3萬的圣馬力諾市只需建立一所圖書館就夠用了。

            來自政府的資金只能用于購買新書及發放員工工資等,也就是維持圖書館的日常運營,其他職能如何實現呢?

            原來每個圖書館都設有一個基金會,由專業人士負責募集資金,只用于和固定資產有關的大筆支出,比如建筑物維修、新設備購置等。另外,圖書館平時也接受捐贈,這就是專項服務的經費來源,捐贈人一般會明確指出這筆錢必須用于何種目的,比如開展兒童教育或青少年服務等。

          美國第一家圖書館

            出于好奇,我檢索了一下美國公共圖書館的起源和歷史。

            在殖民時期的北美洲大陸,圖書資源是稀缺且昂貴的,連中產階級也無力支付,只有少數大富之家才讀得起書。1731年,本杰明·富蘭克林想到一個辦法,不錯,就是《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蘭克林,與一些朋友集資成立了費城圖書館公司,以會員制方式經營,會費用于購買圖書,會員可以免費借閱,這就是美國第一家圖書館。

            不久,費城圖書館開始允許非會員借書,借書時只需提供一定擔保物即可。十八世紀40年代初,費城以外的其他城市也開始建立圖書館,富蘭克林認為正是這些圖書館提升了人們的日常對話水平,讓普通商人和農民的認知達到其他國家紳士的水準,也許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殖民地人民爭取自身權利的意識覺醒。

            1876年,美國圖書館專家麥爾威·杜威發明了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把圖書分為10個大類、100個中類和1000個小類。同年,他又與幾位志同道合的人士一起建立了美國圖書管理員協會。正是杜威分類法和管理員協會推動了公共圖書館在整個美國的迅速普及。

            鋼鐵大亨兼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是另一位對美國公共圖書館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卡內基出生于蘇格蘭,白手起家的他在十九世紀80年代建立起自己的鋼鐵王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在1903年捐贈30萬美元建立了華盛頓特區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隨后陸續捐贈6000萬美元在美國各地建立起1689家圖書館,最重要的是這些圖書館全部免費向公眾開放,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

            隨著時代發展,圖書館在當代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平臺,也是社區休閑娛樂場所;是孩子們放學后的自習室,也是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的課堂;是政府發揮職能的體現,也是人們回饋社會的渠道。可以說,公共圖書館系統已成為美國社會普遍、綜合各項職能、聚集各界力量、有著精密結構和高效運轉機制的價值傳遞體系。

          來源:2013年10月16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20期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