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14點,由宋文京教授主講的“漫話書法欣賞”講座在圖書館一樓文京藏書閣內舉辦,學校部分書協成員、熱愛書法的師生一起聆聽了講座。
宋文京教授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青島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青島畫院理論部主任、青島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是學校的特聘教授;宋教授人生閱歷豐富,對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和獨到的見解。
講座開始前,宋教授向前來聽講座的師生展示了倒著寫字的技能,用中性筆倒著寫出了毛筆字的感覺;宋教授表示從來沒有練習過,只是寫書法積累多了,最后達到熟能巧境界。
宋教授從參觀日本書法展覽入題,介紹日前在日本舉辦的書法展覽情況。在這次展覽中展出了王羲之的真跡,展覽持續四十多天,參展人數超過二十萬,排隊超過三個小時僅僅為目睹一次王羲之真跡,其中有一半是外國人。當外國人在喜歡中國書法時,作為中國人呢?宋教授提出的問題讓人深思,那么多的中國書法真跡流落他鄉,在異鄉欣賞自己國家的東西,是怎樣的一份心情,激起在場全體師生的愛國情懷。
講座中,宋教授提到書法離我們并不遙遠,只是沒有機會接近。在這個科技發達的年代,可能寫不了這么多的字,或許有些字早已忘記如何去寫了。宋文京教授寫下了三個字“鍚”、“荼”、“壼”結果只有大部分人認識第二個字。這三個字為“鍚(yang)”、“荼(tu)”、“壼(kun)”。并在之后在與同學的互動下解答文字,講述中國古代三大行書和書法背后的故事。
最后,在互動環節,宋教授一一回答同學的疑惑,就如何更改練習書法不良習慣,如何協調好工作與愛好書法的關系給予很好的建議。
此次講座對弘揚中國書法文化、推動師生傳承國學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