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星期四,我院逄亞妮老師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參加了為期一天的中新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和創新研討會,收獲頗豐。
研討會安排在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綜合實訓樓的旅游管理學院,環境優雅,為參會者帶來了舒適的體驗。
此次研討會特邀6 名獲得新西蘭政府“2018 年度卓越教師獎”的教師、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及兄弟院校在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方面有經驗的教師進行主題發言并就教學改革與創新、教學方法的應用以及實用教學案例進行現場交流。研討會為期一天,安排緊湊,中英文學術報告交叉呈現。研討會中英文學術匯報安排如下:

此次研討會以“培養未來技能型勞動者”為主題。主要包括主旨演講、主題研討、說課示范、中新合作交流等多個板塊。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現代學徒制、高職學生軟技能培養路徑、微學分、1+X 證書制度等職業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主旨發言和集中研討。與會專家表示,會議聚焦熱點,研討富有成效,對促進中國和新西蘭兩國職業教育合作和交流,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具有積極意義。作為學前教育學院早期教育教研室的一員,這次研討會帶來了很多和學前、早教教學相關的感悟:第一,學生的畢業成果的多樣化和實踐性。教育工作者應該推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生學習評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題,應該決定學什么、怎么學、怎么考。專家們提出的“反向課程設計”的學生畢業成果評價方式值得借鑒,通過評價前置進而確定課程目標,確定預期學習成果。這種基于能力本位的反向設計可以作為課程改革的一個突破口。第二,如何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會的新西蘭專家提出了一個案例,那就是鼓勵學生與當地的企業合作,通過志愿者的方式幫企業提供專業性的技術和培訓,解決企業面臨的專業性問題。企業寄予的反饋是提供實習或就業機會,雙方達成校企合作。這和我院的不久前提出的校企合作不謀而合,優秀的學生和老師可以幫助幼兒園或早教中心優化課程或提供教師培訓,當地企業也歡迎同學們前去實習。這樣既可以服務于企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值得推廣。第三,關于教師信息化素質的培養。近三年來,國家先后頒布了《教師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澳大利亞也推出了智慧教育計劃。各大高校積極響應國家信息化的政策,通過藍墨云班課、學習通、蘑菇丁和云課堂智慧職教等APP,將信息化滲透到日常教學中。我院也通過“學習通”進行課堂教學,逐步實現“學習-應用-參賽-分享”的教學改革。當今社會在飛速發展中,老師的角色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教師由最會教的轉為最會學的。新西蘭專家說:“在信息化教學改革中,資金的投入不是必然的,因為現在很多信息可以共享”。所以,當代教師需要掌握最大化利用已有資源的能力,為教學做出貢獻。
一天的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短短的一天研討會所帶來的精彩值得回味許久。感謝學校提供的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讓青年教師有機會去體驗和感悟教學改革等中外學術上新興的思想和理論。學習之路永無止境,讓我們一起努力,每天都汲取新的養分來成長。
(研討會舉辦方為與會者提供的免費同聲傳譯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