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 立春至立。
春分時節,天地陰陽交替
從這一天開始,白天跟黑夜一樣長
古時,以立春到立夏之間為春季
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
把春季的90天分成了兩半
春分一到,春天也就過去了一半

春分時期的物候特點是
“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玄鳥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鳥
它的初始形象與燕子相似
所以這里的“一候玄鳥至”便是指春分到了
燕子要回來了
而“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說的則是
自春分后,下雨時天空會打雷并發出閃電
春分期間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
市場上賣的風箏多數較小
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
自己糊制的風箏則較大
放風箏時還要相互比賽看誰的放得高
春分前后,天氣風大多變
故有“春分風不小,要防痛深擾”的說法
此時防護不當的話易出現感冒流涕等癥狀
故要多鍛煉身體 增強免疫力
但要避免不適當運動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
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
同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期間
我們應響應國家號召居家隔離
不宜過多出門
可在家進行科學、有效的鍛煉
出門則需戴好口罩進行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