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第二課堂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風采
          誠信教育征文
          發布時間:2020-06-16瀏覽量:6946

          誠信與友善的謊言可“煎”得還是可“煮”得

          古人云:“人無信而不立。”

          誠信可謂是我們為人處事的通行證,小則幫人幫己,大則強國強民。早在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全國。這是一個關于誠信的故事。商鞅深知誠信的重要性,所以,他的改革從樹立誠信形象開始,最終完成了強國的大業。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誠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故得出結論——誠信乃立人之本,是主要的。

          但還有一種看似與誠信相背馳的“謊言”,它游離于真與假之間,既受人贊揚也令人感動。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的小說《最后一片葉子》里講述的就是一個善意的謊言的故事——生病的瓊西將自己生活的希望寄予在日漸枯損的常春藤樹上,隨著常春藤樹葉的凋零變得絕望,老畫家貝爾門用自己的最后一點時光精心勾畫著樹葉,去裝飾那棵干枯的生命之樹,他用畫筆畫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也續燃了一段即將熄滅的生命之光。

          借技藝之高超以假亂真,用畫筆將常春藤樹葉畫在墻上,蒙混了人們的雙眼,這是不誠信的行為,但這“最后一片葉子”給予了女孩生活的希望;暴風雨過后,沒有告訴小女孩樹葉的真相,這是不誠實的行為,但這保留了小女孩對生活的幻想和希望。老畫家貝爾門在暴風雨的夜里完成了他的杰作后沒有選擇向外界炫耀和宣傳,而是悄然的死去,他并不是因為完成了30年來毫無頭緒的巨作,而是找到了藝術創作的真正的意義。由此看來——謊言是有雙面刃的,其中友善的謊言是極其珍貴的。

          所以說,不管單看那一方,誠信和友善的謊言都是主要的。那么問題來了,誠信與友善的謊言是否可以兼得呢?從上述材料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誠信大都體現在外顯的一言一行,而善意的謊言更多的是內隱性的。兩者都體現了積極的作用,在影響程度來看,誠信是一個長期、緩慢性的積極影響,而善意的謊言帶來的是急性、延續性的影響,帶給人的改變是突然地。同時,兩者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是相互彌補、相互促進的。

          所以說,誠信與善意的謊言既可以兼得,又可以主得。


          2019級學前教育本科2班 葛霖霖

          豎起誠信森林

          什么是誠信呢?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就是誠實守信。

          有這樣一棵誠信的樹,它誠信于友情。這棵樹里,長滿了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陽,互勉互勵。這棵誠信的樹里,深藏著王勃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韋應物的“相送情無限,沾襟此散央”。

          有這樣一棵誠信的樹,它誠信于人民。這款棵樹汁,培養出周恩來的鞠躬盡瘁,焦裕綠的不辭勞苦,洗禮出岳飛的精忠報國,戚繼光的橫掃逶寇,林則徐的虎門硝煙。

          這是一棵誠信的樹,它開出了無數誠信的花,但是也有一些枯萎的花,最終凋零。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立足之本,誠信是民族之魂。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那么他永遠也不懂得真情;一家企業如果沒有誠信,那么它絕對不會發展壯大;一個團體如果沒有誠信,那么它絕不會走得太遠;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誠信,那么它不可能立足于世界上。

          高爾基說過:“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可是,在生活中,誠信好像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瘦肉精、注水肉、地溝油……接踵而至。試問:今天的老百姓,還有什么可以吃呢?難道我們心中的誠信早已消失了嗎?現在的技術難道就只用到這種地方嗎?這難道就是我們所說的誠信嗎?

          不要漠然地說這些與我無關,與同學約好時間卻沒有準時出現,在考場抄襲作弊,這些難道不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嗎?我們還有什么資格說與我無關?也許你還會說,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作大事的時候,我自然會講誠信。殊不知,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修養而成,在小事面前尚不能以誠信嚴格律己,何談大事?一種在小事中養成的慣性只會讓我們在背離誠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難道做到“誠實守信”真的如此難嗎?確實,要一輩子做到誠實守信實屬不易。“誠信”二字看似簡單,卻重似千斤。因為在大千世界中,利益和誘惑無處不在,貪圖小便宜又是人之一大弱點,難到“誠信”注定是一小部分君子的專利嗎?我不以為然。我認為“誠實守信”幾千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時代的發展,“誠信”必將成為我民族的優良品質并發揚光大,使之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

          作為新世紀的我們,需恪守“誠信”兩字,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讓“誠信”在中華大地上大放光芒。

          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也!誠信,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誠信,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誠信比榮譽更有時效性!”

          誠信如樹,開出絢爛的誠信之花,讓世界更美好。讓我們都植起誠信之樹,豎起誠信森林。


          2019級學前教育本科4班  王穎穎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