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并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加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青島市手工藝協會和青島黃海學院承辦、青島黃海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協辦了“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邀請了青島市手工藝協會的手工藝藝人們來我校做專題講座,此次講座包括剪紙、面塑、皮影、核雕、膠東花餑餑、鋸藝、沉香、刺繡、龍泉青瓷和木活字印刷,本期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前五項非遺文化的傳承人吧!

薛玉紅,從事剪紙創作40余年。非遺代表性剪紙傳承人、青島市文藝家協會會員、中華促進會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理事、青島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西海岸新區剪紙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獲青島市第四屆剪紙大賽“十佳傳承人”、“最美傳承人”稱號。上合峰會成功創作(福壽之門)代表作《中國夢》、《記憶中的老窗花》、《八十七神仙卷》、《建國70周年共筑中國夢》獲全國非遺大賽一等獎等各級各類獎項并被收藏。

趙麗華,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青島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員、西海岸分會副會長、青島市手工藝協會剪紙藝委會會員、西海岸新區膠州剪紙代表性非遺傳承人。2017年被面塑代表性傳承人穆緒建大師收為入門弟子。曾獲青島市手工藝協會突出貢獻獎”、西海岸新區“最美非遺傳承人”榮譽稱號、面塑《和諧福貴》獲西海岸新區首屆手工藝大展二等獎。曾參與迎新春明星大拜年傳統面人作品展示活動、青島市蘿卜會主會場海云庵廣場“巧手匠心”傳統面人展演、山東衛視“群英逐夢,獻禮祖國”快閃節目非遺傳統面人展示拍攝,并于2020年參與青島電視臺于2020年參與青島電視臺QTV-4拍攝的個人專題片《心中有愛,指尖生化》。
吳云鳳,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員,1965年生人,從小熱愛剪紙、92年開始學習皮影雕刻。2001年來青島發現皮影,現定居在青島西海岸薛家島南營社區,祖上傳承有兩箱皮影,近千件皮影作品,本人在2009年首屆青島民間藝術鑒寶大會被評為青島市十大民間藏寶人。2014年在天津薊縣正式拜師著名皮影大師張奎、周永良為師學習皮影雕刻與制作和皮影表演,2015年組建云鳳皮影劇團,2016年獲非遺傳承人稱號,并進校園開展皮影教學。榮獲兩屆“最美非遺傳承人”稱號。
管洪剛,號(山久)。山東省青島市黃島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青島西海岸核雕非遺傳承人、青島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員、青島市核雕藝委會會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西海岸新區分會副會長。2000年在萊州師從萊州玉雕師周新國學習萊州玉雕一年半,2002年從事玉雕,閑暇之余制作核雕,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不懈努力,精通多種雕刻技法。
蔡秉芬,膠東花餑餑非遺傳承人。花餑餑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是用凝聚著樸素的民族情感和民俗文化的雙手,譜寫的民族藝術史中無聲的樂章。在各種傳統節日期間,用面團做出自己喜歡的各種樣式,再點染一些顏色,便成了一件件藝術品,既可食用也可觀賞,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膠東花餑餑延續著傳統文化,反映了地域特色,提高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是一種特殊的民間藝術形式。2019年10月,制作的《花開富貴中國龍》在參加第二屆世界中餐烹飪大賽中,榮獲最具特色獎。蔡秉芬女士榮獲世界中餐推廣大使”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