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信詐騙的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當代大學生思想單純、防范意識較差、遇事不夠理智、自身保護能力薄弱,這使大學生被詐騙的現象屢見不鮮,所以我們要在專業學習之余,加強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重視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再者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面對電信詐騙,我們應該這樣做
1.不要過于依賴網絡,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宣傳。
2. 要掌握基本的政策,對國家各種惠民政策,法律,法規辦事流程等相關規定應有所了解情況如接到類似電話應及時向相關業務部門咨詢,經核實無誤后方可操作,避免上當受騙。
3.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不要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家庭住址的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
4. 要做到“三不一要”: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要及時報案。
我們還要了解一些電信詐騙手段:
1.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短信,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后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將錢轉走。
2.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則帖內所留聯系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3.虛構親朋好友事故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賬。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賬戶。
對于電信詐騙的行為,在此呼吁大家遇事提高警惕,明辨是非,謹慎行事,正確判斷。詐騙手法日益新,你我務必要小心。預防詐騙,從我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