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未愈下我們迎來了寒假,除了讀書學習,完成寒假作業之外,玩耍放松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電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沒有圖書的白紙黑字的單調,也不會像電視劇一樣篇幅過長,使人勞累。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它就是由歷史改編的電影《八佰》。
《八佰》
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于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后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展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率420余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電影《八佰》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于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后一役。
·導演帶領超1500人的劇組,歷經499天的籌備、230天的拍攝,耗時一年半1:1實景還原了1937年的上海蘇州河兩岸。
·為了追求真實,劇組歷時一年半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拍攝基地設計搭建了占地200畝、擁有68棟建筑的實景,深挖200米長的蘇州河,還原出一河兩岸戰火連天的“地獄”與聲色霓虹的“天堂”。
· 為了形態上更加接近1937年的將士,400多名跟組演員在開拍前統一進行7個月的軍事訓練,每個人都完成從“演員”到“軍人”的脫胎換骨般改變。
· 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當年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共燒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設置相當于十部大戰爭劇總和的5萬個地面子彈點,打造了一個硝煙彌漫、炮火四起的真實戰場。
· 為了呈現出最好的視覺效果,確保畫面真實感的同時凸顯美學價值,攝影指導曹郁在片場架設2000多臺燈來配合不同的鏡頭。
· 這場戰役的特殊性也決定了鏡頭往往需要從一岸遙望100米外的對岸,ALEXA IMAX 65mm攝影機極為廣闊動態范圍和接近人眼的成像效果完美適配了這一點。
·《八佰》也成為了《復聯3》《復聯4》后世界第3、亞洲第1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
總的來說,八佰是一部有血有肉的電影,是非常值得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