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中央機關食堂召開,此時正值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主力被消滅,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會議由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組成的主席團主持,這是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中國奠基的一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確定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的各項方針。會議認為,今后解決國民黨殘余軍隊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綏遠三種”。“天津方式”,即用戰斗去消滅敵軍的方式;“北平方式”,即和平改編國民黨軍隊的方式;“綏遠方式”,即暫時維持原狀,以后再改編敵軍的方式。當前首先必須采取的還是“天津方式”,但后兩種方式也不能忽視,必須認真學會和平斗爭的方式。會議認為,在進行軍事斗爭的同時,還必須積極開展政治斗爭,無論在軍事和政治斗爭中,都應把原則的堅定性同策略的靈活性緊密結合起來。
此外,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首次提出要加強黨的建設,并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方針,即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黨的建設是一個偉大工程。在中國革命轉折關頭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確定了新中國的大政方針,為促進和迎接全國勝利的到來,推動和發展新中國的各項建設事業,保證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作了充分準備,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它在革命的轉變關頭,為黨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準備。
從這次會議我們學到了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有著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我們肩負著民族的未來和希望、使命與擔當,在前進路上也要懷揣初心,以敬畏之心深入學習黨史。
黨史小知識:
三灣改編。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澤東在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領導了"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標志著毛澤東建設人民軍隊思想的開始形成。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