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毛澤東在指揮外線進攻,命令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和陳粟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同時,又在運籌帷幄,命令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發起了內線進攻,一定要打敗胡宗南之后再過黃河。要完成陜北內線和外線,同時由防守轉為進攻的戰略布局。
毛澤東則率領中央機關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終于趕在敵人前面抵達綏德。等到8月15日,敵人主力8個旅進占綏德,毛澤東早已率中央機關揮戈北上,敵人又撲了一個空。這時,任弼時冒雨跑到樹下,對圍在一起的同志們說:“部隊行進方向不變,繼續順河進行北上。”
原來,毛澤東決定改變方向,突然由東向西北,背黃河而去。西北邊是高峰陡壁,山路崎嶇,下邊還有羊腸小道,上邊但見云霧繚繞,連小路也找不到。
“不走山下走山上,”毛澤東說著跳下馬,招呼說,“上山吧!”帶頭大踏步走在前面。汪東興叫警衛部隊把轉移時路上的痕跡去掉。毛澤東卻說:“沒有問題,就是在這里豎塊牌子,注明‘毛澤東向西北山上轉移’,那些敵人也毫無辦法。”
蔣介石重點進攻陜北解放軍的陰謀被徹底粉碎了,隨之帶來的更是全國解放戰爭形勢大為改變。所以說,沙家店戰役扭轉了整個陜北地區的戰局。
中國共產黨翻過了最困難、最吃力的山巔,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正當人們歡欣鼓舞慶祝勝利時,毛澤東又走在了時間的前面,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謀劃著繼續殲敵的部署,籌劃著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反攻。
黨史小知識:
黨的三大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同時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初審:孫小南 復審 :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