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為進一步增強學前教育學院全體師生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8月10日上午,學前教育學院組織學生觀看青島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垃圾分類公益課程。
本次由管媛媛老師從我市現行的法規制度體系、垃圾分類容器設置標準、四分類如何“分”、垃圾去“哪”了等四大模塊進行詳細解說,隨后,老師還帶領同學們認識“可回收物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的常見垃圾以及學習怎么分類、分類后如何處理等。進一步加深了學前教育學院全體師生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學前教育學院的同學們不僅積極觀看公益視頻,并且通過本次學習,進一步認識到了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切實增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同學們紛紛表示,作為一名精神文明建設的接班人,將嚴格遵守垃圾分類相關要求,自覺規范自身行為,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爭做垃圾分類源頭減量的實踐者、垃圾分類文明風尚的宣傳者和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推動者,為全市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工作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馬寧:通過此次學習,大家對垃圾分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踐行綠色生活有了新的認識。直播課雖已結束,但“結束”才是真正的開始。垃圾分類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我們要不斷落實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強化個人環保意識。
張倩:通過本次學習,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提升了垃圾分類的意識和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我會從日常小事開始,從自家的源頭分類,逐步實現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正確投放,逐步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垃圾分類不是小事,它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垃圾分類需要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愿各大學生以及廣大群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有效的督促引導,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攜手為建造美麗家園做出努力和貢獻!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