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任課教師何陽美,帶領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1-9班的同學們根據課程學習內容,以“膠東海洋情”為主題,開展了家庭教育家長園地設計與展出活動。現將部分代表性作品加以介紹,供大家鑒賞。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每個在海邊出生、成長、生活過的人都對大海有著深深的感情。青島所在的膠東地區,三面環海,西接山東內陸地區,隔黃海與韓國、日本相望,北臨渤海海峽。膠東地區優良港口眾多,海岸線曲折是區別于農耕文化的海洋文化發祥地。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的同學生動地用作品展現了自己對大海的喜愛與依戀。
(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4班作品)
作品用地圖式的方式展現青島的特色景點:五四廣場、棧橋、大劇院、燈塔等,再加以大海,貝殼,海鷗,紅瓦綠樹共同構成一個美麗的海島。
(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5班作品)
臨海的地理位置以及日落時很美的情人壩是設計主要的思路來源,其中也加入了真正采自海灘的沙子、貝殼和小木棍等自然材料,仿生海邊漫步的情景。
(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5班作品)
整幅作品以“海洋泡沫”為主題,整體以泡沫膠打底,然后加入了真實的貝殼、珍珠、海星等海洋元素,表達海洋文化的浪漫與夢幻。
(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2班作品)
我們的手機每天都需要充電,人也是需要充電的,充電的方式不僅僅是食物、睡覺休息,還需要有情緒方面的關愛,爸爸媽媽的夸獎對于孩子就是最好的充電方式。作品創造性的加入LED燈,呼吁家長們多多鼓勵幼兒,為他們的成長充電!
(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7班作品)
作品的設計理念來源自海洋中的魚元素,在魚肚底部設計了一家人的形象,家人和魚融合在一起體現了人與大自然的緊密相聯。在魚嘴前,以小泡泡形象出現的家長溝通箱,增強家園合作的互動性。
(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4班作品)
作品分為海面與海底兩個部分,展現了人類探索海洋,與海洋共處的場景。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海洋,從而產生保護海洋的意識。
(2018級學前教育本科9班作品)
海洋給人一種空曠神怡的感覺,可以引發幼兒無盡的遐想。作品主要制作材料有彩色卡紙、一次性筷子、貝殼、毛線網。該作品有海洋一日、知心海洋、絢麗海洋三個版塊,記錄了幼兒的每日計劃和活動,還有幼兒們的精彩瞬間。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