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在這個全中國正處于大變革的時期里,除了以毛澤東為中心的共產黨員以外,還包括其他一些影響歷史變革的人物。以袁世凱、張勛為代表的北洋政府;以康有為、載灃代表的保皇派;以孫中山、蔣介石、宋慶齡為代表的國民黨;以胡適、梅蘭芳、周樹人、楊昌濟、蔡元培為代表的文化名人等等。電影將通過宏大的歷史畫卷,重現了一群青年有志之士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前仆后繼探索民族救亡道路的歷程。
孫中山從海外歸來,于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與此同時毛澤東參加了光復新軍。很快,袁世凱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從孫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帥之身份,北洋民國政府成立。同年10月,國民黨成立。1914年的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定下密約二十一條并且更改國體,自封為中華帝國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孫中山與蔡鍔成立護國軍,出師討袁。很快袁世凱便在舉國聲討中黯然死去了。
《建黨偉業》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風雨飄搖的年代里,一群有理想的、勇敢的中國人在腐敗橫行、災害頻仍、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中,沖破無能、獨裁、賣國的政府勢力和舊勢力的重重阻撓,秘密組黨的故事。影片以寫實的手法一個個重現了當年的歷史人物,他們運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與反動的政府周旋,反獨裁、爭民主,爭自由。
在一次次的斗爭中,他們逐漸發現,這些零散的抗爭是不足以撼動反動勢力的巨大的根基的,要推翻暴政,創造一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必須要有一個有著明確目標與詳細策略的群體來領導此起彼伏的民眾的自發的起義與抗爭,也就是說,他們必須組黨。然而,面對獨裁政府,組黨顯然是侵犯了當權者的利益,因為一旦有反對黨出現,這個反對黨勢必要發動革命,將政府從民眾手中搶來的權利搶回來還給民眾,所以這個無恥無下限的政府就要想方設法阻止組黨。于是,一幕幕精彩的較量就在正義與邪惡、前進與反動、民主與獨裁、善良與殘暴的氣場中上演。
黨史小知識: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