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2021級學前教育專業專升本班集體觀看了創新創業的優秀例子與相關視頻。以下是同學們的觀后感悟,讓我們一起去品讀一下吧~
今天,在班導的帶領下,我們21級專升本五個班級組織在一起看了創新創業的案例,讓我們深受啟發,知道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艱辛與成果,尤其是盧啟輝的例子,讓我們受益匪淺。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80后長沙伢子盧啟輝放棄年薪20萬的麥當勞中高管職位,回到長沙創業賣包子,一群90后大學生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加入到他的創業團隊。如今,盧啟輝的果蔬包子店在全國開出了20多家連鎖店,被稱為“創業傳奇”。
事業高峰期卻辭職創業。
1981年,盧啟輝出生于長沙縣江北鎮,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家庭貧困。盧啟輝從小懂事的他成績非常好,2000年一舉考入南華大學,學習工商管理專業。在校期間,為了賺取生活費,他做過家教、發過傳單,也當過保險業務員,還參與學校洗衣房的勤工儉學,“每天我都去各大寢室收同學們的衣服,分類洗好后,再準確送回去,每趟自己可以賺5塊錢。”盧啟輝告訴記者,雖然運送的過程很辛苦,但這培養了我較強的服務意識,也為今后進入餐飲行業打下了基礎。
2004年盧啟輝大學畢業,雖然很想自主創業,但剛出校門什么也不懂,還是選擇先積累工作經驗。于是他南下深圳,在麥當勞南山分店當一名見習經理。由于從小能吃苦耐勞,進入餐飲行業后,他都是主動參與打掃衛生、炸薯條、裹雞翅等工作,加上為人親和,工作能力強,很快他與基層員工打成一片。 工作之余,盧啟輝一直不忘給自己充電,他積極參與麥當勞餐飲管理的課程學習,去過北京、 上海、香港等多地進修,并能每次在結業考評中獲得優秀獎項。十年的時間里,他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從一名小小的見習經理升為副店長、店長、再到麥當勞南區總部的運營經理,管理的店面也擴大到十幾家,年薪更是高達20多萬。
去年初,就在自己的事業處于“順風順水”時,盧啟輝卻作出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舉動—放棄年薪20萬選擇回長沙創業。回長沙后,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在市區開了一家咖啡店,半年后,因虧損只得關門歇業。
創業失敗的盧啟輝沒有氣餒,決定重啟爐灶賣包子。“要從包子蛋糕中分一塊,必須得創新,推出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的新型包點。”于是,盧啟輝與清華大學·英紐林腸道菌群與代謝健康研究中心合作,開始了果蔬包點的研發。
果蔬包子換來市場認可。 為改變傳統包點原材料單一、油脂偏重、營養欠均衡的現狀,盧啟輝嘗試將傳統包點工藝與現代果蔬原粉相結合,搭配出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粗纖維+適量脂肪組成的健康、合理的膳食結構。盧啟輝表示,自己是農村伢子,對于農村有特色的情節,在包子里他創新性地融入蔬菜瓜果粉進行深加工,推出全國首款果蔬包點。
通過這次的創新創業觀看后我們學到了很多。懂得了自己需要什么要為之奮斗。我要做一個勇敢,自信,有目標的人,這就是我的定義。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雙贏思維,知己解彼,綜合綜效。做好職業的生涯規劃,并執行。通過這次創業課程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一定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對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有了初步的認識和預測。老師鼓勵我們就業,但也支持我們創業。創業的路是艱難的,是曲折的。創業能帶來很多好處,但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在學習《創業教育》之后,我想,我的夢想不再是遙不可及,也不再是如鏡中花,水中月,觸摸不得,觸摸不到。雖然還不是如撥開云霧見日明那樣的清晰可見,但是通過這個課程,起碼還有了另一條道路來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即便此路難通,即便此路險阻,即便此路是充滿荊棘但只要愿意去披荊斬棘,見河搭橋,遇山開路。路就不在是遠方,而是就在你腳下蜿蜒,路的盡頭就是你夢想的彼岸。夢想是每個人都有的,或大或小都有存在著,夢想的彼岸也一直在路的盡頭徘徊,等待著尋夢人的追尋。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夢想就在那向你招手,路就在腳下匍匐。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