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預防
電信詐騙
電信作為科技高度發展
和社會進步發展的一項標志
越來越讓人們享受著生活的便利
但與此同時
也有許多人飽受電信詐騙之害
電信詐騙是一種新型犯罪手段
接下來我們看看
應該怎樣預防電信詐騙

第一講
識別電信詐騙新手段
以中獎為餌詐騙
如以某公司慶典、手機號碼、QQ號中獎,以公證員身份請受害人領取大獎,借機誘其匯”郵費”、"稅款”到指定的信用卡,收到錢后便杳無音訊,如"恭喜你在XX抽獎活動中中獎了,獎品是筆記本電腦一部,現金9.8萬元,請你登陸某某網站了解詳情并領取。”
案例:2011年4月,許莊街道蔡莊社區蔡某某報案稱,她收到一條短信,說她的手機號被央視“非常6+1"欄目抽取獲得一等獎,獎品是三星筆記本及9.8萬元現金,后蔡某某按網上操作提示先后匯出獎品稅款8000余元,發覺上當。
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嫌疑人采取步步逼近手法,通常需撥打幾次電話。第一次電話是“認親" :撥打受害人電話后,犯罪嫌疑人先試探性地問“猜猜我是誰”,受害人莫名其妙之際,犯罪嫌疑人立即強勢質問“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了”,誘使受害人在記憶中搜尋與嫌疑人聲音相似的熟人,并推測性地問嫌疑人是否為某某,這時嫌疑人立即對號入座成為受害者的熟人,并拉家常拉近關系,絲毫不提錢的事。第二次電話是“出事了”:“認親” 后,嫌疑人再次打電話聲稱自己賭博被抓等或發生車禍等,誘騙受害人匯錢至指定賬戶。接下來的第N次電話就是捏造各種理由謊稱錢不夠,誘騙受害人分數次匯款至指定賬戶直至受害人警覺。
案例:2012年6月,一位在轄區打工的青年男子到派出所報案,他被”猜猜我是誰”詐騙方式被騙4000元。
賺取高額話費詐騙
一是誘使對方回電話聽歌,“賺” 取高額話費,常見短信為“您的朋友13XXXXXXXXX為您點播了首X歌曲,以此表達他的思念和祝福,請你撥打9XXXX收聽”;二是誘使對方回電, "賺”取高額話費,如收到開頭為0941或0951的未接來電,一回撥即收費。
案例:2012年3月,許莊街道馬廠社區一中學生收到短信稱,他的一位朋友某某某(手機號)為他留了言,撥某某號聽取,然而,電話打通后,是一個帶黃色話題的聊天平臺,短短幾十分鐘,花去話費1200余元,其家長報警。
利用信用卡被刷詐騙
如以某公司慶典、手機號碼、QQ號中獎,以公證員身份請受害人領取大獎,借機誘其匯”郵費”、"稅款”到指定的信用卡,收到錢后便杳無音訊,如"恭喜你在XX抽獎活動中中獎了,獎品是筆記本電腦一部,現金9.8萬元,請你登陸某某網站了解詳情并領取。”
冒充司法人員詐騙
此類案件主要是假借司法機關的權威,恐嚇受害人涉嫌洗黑錢、惡意透支等案件,利用受害人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誘惑受害人將錢轉至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賬戶。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等部門工作人員,聲稱受害人涉嫌違法犯罪,身份信息被盜,為確保受害人財產安全,需進行財產凍結或轉入所謂安全賬戶,并警告受害人不能向親友透露,甚至要求受害人關閉手機。經過“多部門”連番恐嚇,步步誘騙,使受害人將錢款轉入嫌疑人提供的賬戶中。
案例:2012年3月,許莊街道三旗營蔣某某稱,幾天前,湖北一個號碼打電話給他,說是湖北高等法院,他去年在外招商引資涉嫌詐騙,要其匯款三萬元保證金,蔣某分四次共匯去四萬余元,后發覺被騙。
虛構退稅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在網上、發短信及打電話的方式,向受害人發布購房退契稅、購車退稅、購車補貼、退學費等“好消息”,并稱只需按要求在銀行自動柜員機操作即可拿到退還錢款,有部分犯罪嫌疑人還冒用車管所、稅務局工作人員之名進行詐騙。
防電信詐騙
第二講
防電信詐騙小知識
No.1
催繳電話費是電信部門對客戶使用正常客服電話,通過電腦語音進行提醒的一種商業服務手段,不可能直接轉接公、檢、法等執法部門。
No.2
對冒充各類工作人員直接打電話進行詐騙的,一定要注意來電顯示的電話類型。對于一些不熟悉,不像是正常座機手機號碼的電話,尤其是電話前帶有“00019”的號碼請不要理睬。
No.3
要提醒在家里的中老年同志,要保守好家庭以及個人的各類信息,如銀行賬號、銀行密碼、家庭住址等。中老年同志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決定,要先和家人聯系、溝通,防止受騙。
No.4
認真審視分析每一條信息和每一個來電,不輕信他人之言,遇事多與家人協商、或以直接回撥號碼等方法進行甄別。
第三講
電信詐騙應對措施
冒充身份類的電信詐騙
無論是冒充領導還是冒充朋友,或者冒充有業務往來的人員,用電話核實他們的身份,電話無法核實的,約他們當面核實。
利誘類的電信詐騙
只要相信不僅天上不會掉下餡餅,而且可能掉進陷阱,不要貪小便宜,見利就上,就可以預防。
風險威脅類的電信詐騙
對于風險威脅類的電信詐騙,無論是包裹類、刷卡類等可能涉嫌刑事案件,相信自己清白,要求當面核實。
注意事項
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和其他社交軟件的電子信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沒有經過核實真實信息,不要轉賬。萬一受騙上當要立即撥打110報案。
總之
電信詐騙跟轉賬有關
只要我們護好自己的小錢包
就不會被騙啦!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