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濃縮的藝術表現形式,包含著心理的和文化的意義。美國電影理論家勞遜指出:電影“是一種無比的社會力量,它給予千百萬人以文化生活,并給他們解釋生活,這種解釋影響到他們的信仰、習慣和情緒狀態。”
為積極響應學校領導層面以及校學生會的號召,促進同學們自我領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幫助同學們樹立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以便在以后更好的學習和工作,學前教育學院在每周五晚自習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心理電影觀看活動。
初入大學,新環境,新起點,加之對技能課的恐懼,使很多沒有舞蹈鋼琴基礎的同學陷入一個死循環,事事做不好,事事有問題。看過《肖申克的救贖》之后部分同學豁然開朗:面對挫折、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想必他們已經得到答案了并在努力與堅持中不斷找到自我。
電影觀看活動,讓同學們在忙碌的生活中留下腳步審度生活的美好,讓同學們在緊張的學習日子里可以心懷陽光,讓一些為成績、工作愁眉不展的同學看到了生活的積極面,愿學前教育學院的同學們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心理調節能力,培養良好心理品質,促進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共建綠色美好大學校園!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