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信息時代,艾滋病的預防和治療對整個社會都是一個挑戰。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中國全民的感染率約為9.0 / 10,000。大學生艾滋病感染率逐年上升。對于大學生來說,艾滋病不僅危及他們的健康發展,長久來看更是貽患無窮。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該病毒在體外環境下很脆弱,通過空氣、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觸是不能傳播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在蚊蟲體內也不能生存,因此,艾滋病不能通過蚊蟲途徑傳播。艾滋病傳播主要與人類的社會行為密切相關,完全可以通過規范自己的社會行為進行預防和減少感染。因此,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艾滋病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01
潔身自愛,不涉足色情場所
大學生大多處在性活躍期,他們對外界的誘惑通常抵抗力較弱。情色場所中人員復雜,大學生初入社會,明辨是非的能力通常也較為低下。為了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發生、從性傳播的根源上予以控制,大學生應注意潔身自好,切勿出入情色場所,防止感染艾滋病。
02
不去非法采血站賣血
非法采血站大多衛生標準并不過關,采血設備存在多次循環使用的情況,極易使血液疾病在賣血者之間互相傳播。數十年前艾滋村的例子依然歷歷在目,切勿重蹈覆轍。
03
正確使用安全套
一般來說,正確使用安全套通常可以有效避免80%左右性交過程感染的發生。近年來,我國計生委等部門宣傳和推廣正確使用安全套的力度逐年加大。如果所有大學生都掌握了正確使用安全套的方法,艾滋病的傳播和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得到遏制和減少。
04
遠離毒品
眾所周知,毒品對于人體健康傷害巨大。并且,吸毒人員在末期都會采用注射的方式進行吸毒,此時針頭混用的情況極為普遍。針頭混用的現象無疑會增加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傳播效率,使之難以控制。
05
不去任何不正規的診所看病
生病時,應注意到正規的診所或醫院進行治療,不到醫療器械消毒不到位的醫療單位,特別是衛生狀況堪憂的個體診所進行拔牙、打針、針灸。
自1981年在美國首先發現艾滋病以來,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雖然人類同艾滋病的斗爭已有30多年,但到目前為止,仍未發現有效的疫苗和徹底治愈該病的方法。盡管艾滋病尚不能治愈,但盡早檢測知曉感染狀況并規范服用抗病毒治療藥物,可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愿學前教育學院的同學能夠好好保護好自己,攜手防艾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