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轉眼又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刻。不過青島最近的天氣一直很給力吖,雖然溫度很低,但是陽光依然明媚。
這樣的午后,有沒有童鞋,草坪邊操場上晃一晃,看看校園的各個角落,伸個懶腰回自習室;到了飯點,去食堂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度過一個溫暖的冬至呢~
冬至的身份證
姓名:冬至
別名:一陽生、冬節、長至節、亞歲
生日: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23日之間,2021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代表寓意:寒冷將至
隱含意蘊:陰陽交割、萬物亡寂、生機禁閉
氣候特點:暴雪、低溫、數九
太陽位置:太陽到達黃經270°
前一節氣:大雪
后一節氣:小寒
風俗活動:享祀先祖,官放關撲
風俗食物:水餃、湯圓、羊肉湯
屬性:農歷二十四節氣的十一月中氣
數九
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吃湯圓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萊、果、蘿卜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
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喝羊湯
山東地區較典型的冬至民俗,尤以滕州為盛。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冬釀酒
蘇州地區尤其盛行。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百姓在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托了大家對生活的美好祈愿。
節令提示
天氣提示
21日20時至22日20時,新疆北部、伊犁河谷和新疆南部山區、青海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陣雪或小雪。南海部分海域將有6~8級、陣風9~10級風。
養生“四忌”
一忌暴飲暴食:冬至正值歲末年初,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
二忌受寒:冬至時節,身體的抵抗力較差,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才能不感冒生病。
三忌大汗:中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藏,安靜休養,不宜劇烈運動,大量出汗。
四忌是非: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盡量保持心態平和,不要招惹是非,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
用“數九”計算著寒天
用分秒計算著下課的鈴聲
手機屏幕亮起,是家庭群里長輩拍來的
毫無技術可言的冬至美食照片
卻能讓心瞬間越過屏幕奔向家鄉。
各色美食,體現的是熱愛生活的心。“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若生活辜負了你,就用元氣滿滿的美食回擊。吃完冬至美食,別忘了用心復習,等待著寒假回家和那一份守候在家人身邊的美食相逢吧。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