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態
          倡議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拒絕過洋節
          發布時間:2021-12-23瀏覽量:3289

          所謂“洋節”,主要是指圣誕節、情人節、萬圣節、感恩節等歐美西方國家的節日。這些節日因其特殊的宗教色彩和另類風情,并被摻入一些土洋結合的因素,曾一度受到一些中國人的盲目追捧。部分商家也借機造勢,營造氣氛,吸引消費者。洋節的社會影響趨勢逐漸變大,甚至變味兒。

          每個國人都應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體現自身文化特色,彰顯華夏文明悠久厚重的歷史,自覺抵制過洋節,過好中國傳統節日。為此,對廣大師生倡議如下:

          一、

          堅持文化自信心,弘揚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向我們身邊的朋友及親人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傳承者。

          二、

          理性思考,拒絕被動過“洋節”,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節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風、不媚外、不組織、不參與圣誕節的聚會與狂歡;不轉發與“洋節”有關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過節為名,在校園內懸掛與圣誕節相關的裝飾物品;不互贈與“洋節”有關的禮物,更不要向老師贈送“平安果”、“圣誕樹”、“賀卡”等物品。

          三、

          各校向學生宣傳不過“洋節”的理由,各校通過微信、短信等形式向學生宣傳,拒絕過“洋節”,倡導民族文化深入家庭,號召家長不帶孩子參加平安夜活動、圣誕節聚會等。

          我們要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自覺抵制過“洋節”,過好中國傳統節日,守護我們的民族傳統,保持我們的文化基因,認同并支持中華民族復興大業。這是每一個華夏子孫對民族、對傳統、對文化的尊重。

          每個民族都有其傳承的節日,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民族凝聚力的維系,是民族繁榮昌盛的基石。人民對民族節日的重視和參與,是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的外在表現。一個民族的群體熱衷于另一個民族的節日,說明文化入侵已經十分嚴重。所以,我們更應堅定文化自信,倡導不過洋節。

          初審:孫小南  復審:王劍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