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五四青年節
讓我們致敬青春
100年前的這一天 “五四運動”爆發
面對國家和民族危亡
無數愛國青年挺身而出
那時
因戰亂人們輾轉遷移
在校青年們為拯救民族危亡
播撒革命火種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自此
一代又一代青年
擔負起時代的使命
讓五四精神薪火相傳
鐫刻下多姿多彩的青春印記
百年風雨兼程,百年砥礪奮斗
五四運動
說起“五四”運動,不能不提及青島,因“五四”運動是因青島的主權問題而引發的。1898年3月6日。在德國船堅炮利的威脅之下,中德簽訂《膠澳租界條約》。條約規定:德國租借青島99年,并獲得膠濟鐵路的筑路權及沿線采礦權。對于德國在華利益,日本垂涎已久,德國侵占青島后,日本刺探、收集青島的市政、工業、商業等情報,并拿到德軍在青島的軍事布防情報,在當時日本出版的青島地圖上,德軍在匯泉灣、湛山、團島等地炮臺的位置標注得清清楚楚。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當青年人走上街頭,振臂高呼,傳遞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那一刻我們看到的是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是青年人走上街頭,讓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五四運動,這不僅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更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暴發后,由于德國忙于歐洲戰場,無暇東顧,日本乘機于11月7日出兵攻占青島,取代德國成為青島地區的殖民統治者。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拒不歸還青島,引起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
如今的青島,紫山擁抱,碧水縈回,在經歷德國人的強行割據,日本人的趁機攫奪后,依然是我國黃海上的一座雄關,祖國的海上明珠。五四的風吹過,帶來先輩們的滿腔熱血,耳畔邊縈繞的是正義的吶喊,相信五四的精神在每一個青島人,每一個中國人心間永存。
青年精神,是敢想敢為的勇氣,是敢于面對挫折的毅力與擔當。在這個奮發向上的時代,黃海學院學前教育學子也不甘落后而奮起追逐,把握住青春的航標,在艱苦的條件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情況下奮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黃海學院學前教育以青年人的名義發聲:新時期的青年要敢想敢做,要有擔當。
讓我們一起見證
不同的年代,同樣的青春!
向青春致敬,向青年致敬
發揚五四精神,接力百年征程
5月4日的黃海校園正值花開時節,千千萬萬的黃學子懷揣著夢想啟航,每一個步伐都張揚著青春昂揚的朝氣。
以學堂為原點
讓我們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不同時代的黃海人,有著共同的選擇
我們勤學篤行,步履鏗鏘
用實際行動擔當時代使命
走好這一代青年人的長征!
初審:孫小南 復審:張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