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再一次打破了線下教學。這一次,老師和同學們的線上教學過程更加豐富精彩,藝術教研室的老師們個個精神飽滿,投入到陌生又熟悉的線上教學中。


張夢璐老師的《繪畫基礎》課程本節課講授交通建筑簡筆畫分類、表現內容以及簡筆畫的造型要素。在教授學生簡筆畫的表現技巧運用到場景組合的畫面中的同時,還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感知民族文化與歷史,塑造文化品格,提升人文素養,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賈悅揚老師的《民族民間舞》課程本節課內容為傣族表演組合教學,學前教育本科5班的同學們學習態度積極認真,早早的集合于舞蹈教室,在課代表王君竹同學的帶領下,認真進行課前復習,并按小組準備設備連線教師,學習過程中,各組同學也及時與老師互動連線,教師隨時糾錯,教學井然有序的進行。

李甜甜老師的《兒童審美與藝術教育工作坊》課程通過其在幼兒園掛職鍛煉學習過程以及舞蹈教學經驗中的理論積累與實踐經驗的梳理,從而為學生在日后幼兒園工作實際過程中所需要編創的韻律操舞蹈實踐品提供幫助,達到知行合一的學習效果。


楊熙老師的《手工與玩教具制作》課程邊講解邊示范,在教學過程中播放自制小視頻演示,并檢查學生是否開啟攝像頭,要求學生露臉或呈現作品制作。圖片呈現、視頻、講解相結合。

葛月華老師的《形體訓練》課程全程出鏡,教學環節完整,邊示范邊講解,并要求學生拍照上傳芭蕾的基本手位腳位等課堂練習,利用學習通隨時抽查,時刻提醒學生注意細節,隨堂糾錯。

逄銘梅老師的《幼兒美術賞析》課程中,以騰訊會議的形式線上直播,授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同步視頻面對面進行互動、回答問題及作業展示,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搖一搖選人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不一樣的直播現場。

張睿智老師的《幼兒舞蹈與編創》課程中,結合了已上線學銀在線的《幼兒舞蹈與編創》課程資源,選取了本節課所需內容:模仿想象,由于已有一定的課程資源,所以在運用時稍加改動便能運用于本課程的教學中。通過本節學習,讓學生更好的開拓藝術思維,感受創作樂趣。

王奇偉老師的《手工與玩教具制作》課程,以騰訊會議的方式直播,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情境折紙,以開放性互動和欣賞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實踐環節采用跟進互動模式,及時查看學生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優點和不足。
陽光總在風雨后,老師和同學們飽滿的學習熱情傳遞著共同抗疫的決心。加油!只要堅持,必然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初審:孫小南 復審:張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