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是一堂特殊的思政課,它是引導青年大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民、關注時代的重要載體。廖逸寒同學作為其中的一員,深入了解了實踐活動內容。人們常說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全面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讓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也為以后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號召“返家鄉”的前提下,廖逸寒同學在寒假期間積極的參與到了青島黃海學院紅燭志愿服務團隊,與大家一起參與到了“社區服務”的活動中去。作為大一新生,這是她第一次參與到該種活動,借此機會她也在活動開始前心存了一些疑慮,例如真正的社區工作是什么樣的,她非常好奇。她從第一天報道上班后,接手了任務,這個任務就是“農戶家庭情況統計”,這個任務需要了解和統計的點很多,比如家庭成員、家庭脫貧現狀、房屋的各種條件等等,首先需要在上級發的紙質表上把所有的需要統計的信息全部填完整,然后確認無誤后,再將信息全部錄入規定的系統內。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她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對照社區的所有人員的資料,將紙質版全部填完后,她便將信息錄入,這些信息統計看似很簡單,其實里面的內容也很多,很繁雜。并且這些信息都是不允許出任何錯誤和紕漏的,所以這讓她的錄入工作更加的專心。她在工作的閑暇時間也認真看了統計表,并且單獨研究了脫貧戶的相關資料。然后她便向社區工作人員更加詳細的了解他們的情況,社區工作人員也很耐心地為她講解了他們脫貧的過程。她也提出了相關疑問,例如“疫情時代,農村經濟是如何發展的?”“我們社區外出務工人員多嗎?”等等,這些問題社區工作人員都一一為她解答。她也對比了貧困戶和脫貧戶的相關資料的區別,和他們的選擇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她挖掘出了農戶脫貧的相關的因素。第一:2022年依舊是被新冠疫情所影響的一年,農村很多的務工人員無法外出打工,無法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第二:貧困戶的思想水平不夠。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脫貧致富的重要性,也沒有理解到國家和政府的良苦用心,他們更多的是選擇享受和躺平,而不去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獲得更好的生活。第三: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高科技人才,而農村很多人學歷并不高,技能不突出,所以導致他們的選擇工作的能力下降,他們只能選擇低收入工作。通過挖掘這些信息,還實地下鄉走訪了很多貧困戶,更多的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很重要的是國家和社會,并沒有放棄他們,社區工作人員也向他們帶來了新春祝福和禮物(米、面、油)。也在為他們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們能夠在新的一年里面做出更好的選擇,用雙手勤勞的創造出美好生活。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希望能提高同學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展現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積極向優秀學生學習,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初審:孫小南 復審:張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