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5月20日起,教育部將以“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為主題,啟動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5月20日上午9:00-11:30,學前教育教研室(二)全體教師通過直播平臺觀看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舉辦的公益講座。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邀請華東師范大學華愛華教授、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幼兒園胡華園長、成都市第十六幼兒園余琳園長,分別進行《去小學化背景下幼兒園怎樣為入學做學習準備》《領會“精神”,積極行動——“幼小銜接”的思考與探索》《游戲,讓幼小銜接自然而然》的專家講座。
第一場講座是由華東師范大學華愛華教授為大家解析“去小學化背景下,幼兒園如何為入學做學習準備”。華愛華教授緊緊圍繞幼小銜接脫節的原因、幼小銜接的誤區、小學化的后果、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存在的根本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第二場講座是由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胡華園長為大家暢談“領會精神,積極行動——幼小銜接的思考與探索”。胡華園長說到,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深入學習文件,領會文件精神,思考、把握文件精神背后的教育導向。政府的文件站位高、范圍廣,文件僅僅用來學習是不夠的,要抓重點方向,設立適合園所實際的工作目標,才能有效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第三場講座是由成都市第十六幼兒園余琳園長給我們帶來的“游戲,讓幼小銜接自然而然”。余園長用兩個游戲案例使我們領悟到游戲中幼兒自然而然的學習,其實質是幼兒本體在不斷調整游戲“只是玩”的傾向,凸顯游戲的未知性、不確定性、發現性、挑戰性。
本次講座由三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暢談幼小銜接,使老師們受益匪淺。在講座中我們感悟到本次公益講座是為了幫助廣大的幼教同仁,小學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幼小銜接,了解國家雙減背景下幼小銜接的相關政策,掌握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導策略,以更科學的態度和適切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幼小銜接,搭建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梯。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和相互呼應的教育過程,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重大轉折和重要接力,如何為幼兒做好科學的幼小銜接,為入學做好準備,是實現我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幼小銜接這個話題連續三次進入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充分表明了國家在深化幼兒園保教實踐改革深入開展,去小學化專項治理中積極推進幼小銜接活動的決心。
初審:孫小南 復審:張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