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發展需要理論和實踐并重。青島黃海學院一貫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訓,為了幫助教師成長,黃海學院教育學院每年都會鼓勵教師走進幼兒園,深入幼兒教學一線,在切身體會幼兒教育現狀的同時促進自身專業技能提升,以便更好的為專業教學工作服務。今年9月1日,我校教育學院兒童藝術教研室美術組楊熙和宋明昊兩位教師走出大學課堂,進入青島黃海學院附屬幼兒園新園區,進行為期一學期的掛職鍛煉與學習。
在此次掛職鍛煉期間,兩位老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發揮專業特長,負責新園區的環境創設工作以及進一步培養、提升院內一線幼兒教師的環創能力。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新園區場地寬闊,裝修精致,有充足的空間進行環創設計。環創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安全、美觀”還要考慮到對于幼兒的身心與智力發展的影響。
經過初步的適應和融合,兩位老師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通過與園內主管老師的協商,確定并且認真測量、規劃以及設計了需要進行環境創設的區域空間。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后,九月中旬,兩位老師以二樓中廳的大尺幅主題墻為起點,正式開始了環境創設工作。
為了與整體空間相呼應,二樓主題墻設計以幼兒園的環境主色調——藍色為基礎,墻面設計“黃海之鯨”為主題。立意積極奮發、陽光健康,造型生動可愛,符合幼兒審美。創設通過紙浮雕的形式完成,簡潔大方,深受幼兒喜愛。
在鄰近中秋節期間,兩位老師還精心布置了中秋主題展臺,結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利用超輕黏土手工捏制了兔兒爺、月餅、大閘蟹、圓月等中秋相關主題造型。可愛又帥氣的兔兒爺以及逼真誘人的月餅造型在引起老師與小朋友們喜愛的同時也使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了小朋友們的內心。
老師們的掛職鍛煉還在繼續,在后續的時間里老師們將繼續“知行合一”,切切實實參與到幼兒園的日常工作中,直觀鮮活的感受幼兒園一線教師們的責任和義務,以幼兒園一線教師最為迫切的實際能力為目標,總結下園經驗,啟發今后在大學課堂中的教學實踐。
初審:孫小南 復審:張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