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通過加強學風建設,進一步發揮優良學風對學生的約束、激勵、引導和凝聚作用,為培養和造就合格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證。結合學校實際,現就學生教育管理視角下加強學風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不斷增強抓好學風建設的緊迫感
學風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教書育人的本質要求,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優良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能否營造一個優良學風環境,不僅關系到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甚至關系到我校的興衰成敗。當前,我校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心情浮躁、急功近利,不能沉下心來讀書學習,上課精力不集中,自習課玩手機、睡覺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教書育人的學術風氣,切實加強和改進我校學風建設工作已經刻不容緩。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全校上下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不斷增強抓好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感,要將學風建設當作關系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的中心工作,當作事關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大事,齊心協力,花大力氣,下苦功夫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確目標,認真落實學風建設的各項措施
加強學風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激發廣大學生勤奮學習、立志成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奮發向上的學習風氣和團結進取的校園氛圍,努力把學風建設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一)抓學習教育。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重點幫助學生解決好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自覺性等問題,并貫徹落實到學風建設的各個環節,使廣大學生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形成優良學風的重要意義。
1.要針對新形勢下學生思想實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學生為民族振興、祖國富強而刻苦學習、努力成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要把德育工作滲透到整個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全過程,真正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優良氛圍,使學校各方面工作圍繞為良好學風的建設服務。
3.不斷研究和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培養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自覺性,在全校范圍內真正形成比學習、比進步、比創造、比貢獻的良好學習風氣。
4.指導學生確立大學四年的奮斗目標。從學生入校開始,每學年開學初開展學生學習目標調查,引導學生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編、考各種技能證書等。根據調查情況對學生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每學年末讓學生對照目標,總結成績、反思不足,從而以更加積極的學習狀態開啟新學年的生活。
(二)抓考風考紀。嚴肅考試紀律,狠抓考風,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加強校紀校規教育,嚴格考試工作規范,嚴明考場紀律,加大考場監督力度。對考試中出現的作弊、替考等違紀現象要及時通報處理。
(三)抓誠信教育。加強誠信教育,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將誠信教育作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將誠信教育與社會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有機結合,引導學生誠信做人、誠實做事,提高學風建設的整體效果。
(四)抓素質拓展。加大創新教育、創業教育和創客教育的工作力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結合素質教育要求和專業特點,鼓勵開展以大學生科研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學術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把學風建設滲透到素質拓展活動中。大力拓展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形式,豐富創新創業活動的內容,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領導、規劃、組織和實施,不斷提高學生探求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五)抓網絡媒體。充分發揮互聯網+時代網絡媒體對學風建設的積極作用。學工人員自身要熟悉網絡新媒體的特點和應用方法,加大對學生使用網絡的監管力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網習慣,指導學生利用網絡獲取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效率。輔導員要通過學生喜歡的微信、微博、QQ等交流方式,傳遞網絡學習的正能量,讓學生把興趣和關注點轉移到提高學術和技能水平的正確軌道上來。
(六)抓校園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營造濃厚校園文化氛圍。要創建健康優美的校園環境,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功能;積極營造奮發向上的校風,發揮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發揮校園文化的控制功能;優化人際關系,發揮校園文化的凝聚功能;精心開展文化活動,發揮校園文化的激勵功能。各學院要結合專業特色舉辦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會和學術交流會,努力營造良好的治學環境和育人環境,促進學風建設可持續發展。
(七)抓學生社團。加大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管理力度,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在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強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管理,為學生社團活動的大力開展搭建平臺、提供舞臺。堅持以育人為宗旨開展社團活動,通過舉辦“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科技文化藝術節等知識與技能系列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能力、提高水平、鞏固知識、增長才干。校團委、各學院團總支要充分發揮在學生社團活動中的指導、服務和管理作用,把握學生社團的航標,推動學生社團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學風建設穩步推進。
(八)抓班級班風。班級是學風建設的基本單元,輔導員要加強對班級學風工作的指導,努力構建一套促進班級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要充分發揮班委會、團支部、學生干部和學生自律委員會在學風建設中的骨干作用以及學生黨員、積極分子等在學風建設中的示范作用;充分發揮各級團學組織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學風建設的主人;要建立健全班級管理的規章,加大對學生上課、自習和早操的考勤和檢查力度;大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創建求知上進、生動活潑、團結互助、爭先創優的良好班風。
(九)抓公寓管理。加強公寓管理,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陣地。要進一步加大公寓管理力度,不斷提高公寓管理水平。要加強公寓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加大“優秀宿舍”評選工作的力度,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加強宿舍“家庭”觀念和紀律觀念教育,營造團結進取、互助和諧的人際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公寓文明新風尚,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
(十)抓困難生幫扶。把解決學生實際困難與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結合起來,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要重點解決好特殊學生群體的學習、成長與生活困難。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采取各種幫扶措施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障礙、樹立學習信心;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要通過資助舉措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培養他們自食其力、自立自強的精神;對于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活動,切實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要切實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為構建和諧校園和全面提升學風建設服務。
三、健全制度,不斷提高學風建設水平
(一)進一步修訂完善學生工作考評體系,突出學風建設在考評中的主導地位。
1.在《學生工作考核方案》中,突出對各學院學風建設的考核,將學生自習到課率、自習課學習狀態、學生學術活動組織、學生比賽獲獎等作為學生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
2.學生工作處和各學院要加強對輔導員領導和考核工作,積極發揮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指導作用。要依據考核辦法以所帶班級的學風建設各項指標為主要依據進行全面考核,并將此結果作為評選優秀輔導員的首要條件,真正做到“學風建設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以此來鞏固和擴大學風建設的成果。
(二)完善學生各項評優制度。在評選青島黃海學院“優秀學生”、“ 優秀學生干部”、“ 優秀班主任”、“ 先進班集體”和“優秀學院”過程中,突出班集體學風建設量化指標的決定性作用。對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測評及各項獎、貸、補、助的推薦評審及評優工作,要突出其學習成績,但也要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向既專又博的方向發展。加大對“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的表彰和宣傳力度,切實發揮正面激勵的導向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勤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學期評選一次“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并召開表彰大會,交流經驗,樹立可見、可信、可學的學習楷模,讓全體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充分發揮學生在學風建設工作中的主體性作用。
(三)建立輔導員進班聽課制度。明確規定輔導員聽課的任務、要求及考核標準,要求輔導員每月至少進班聽課兩次,建立起相應的工作檢查機制,對輔導員聽課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學生工作處、各學院在每學期末對輔導員的聽課情況進行檢查評比,其結果直接納入每學期輔導員的個人考評和各學院學生工作情況考核中。
四、加強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學風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在學校董事會、院務會、院黨委的領導下,成立學風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擔任,領導小組成員由學校學生工作處、團委、各學院等單位負責人組成,形成統一領導、黨、政、團齊抓共管、各學院緊密結合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
明確職責和分工。學校學風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制訂全校學風建設方案和實施計劃,建立學風建設工作考核制度,制訂全校學風建設工作目標和實施辦法,對各學院學風建設的情況進行指導、檢查、監督及考核。落實學風工作責任制,強化不抓學風就是失職,抓不好學風就是不稱職的思想。
各學院要成立學風建設工作小組,由一把手負責,定期研究本單位學風建設工作形勢,落實學校學風建設工作有關精神和要求,制訂本單位學風建設工作計劃安排,注重實效,講求特色,開展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學風建設活動,把加強學風建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五、本《意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青島黃海學院
2016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