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團動態
          我是黨史領學人 | “五百里井岡山”
          發布時間:2021-04-30瀏覽量:7677

          五百里井岡山

          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進軍井岡山,開始創建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 80多年后的今天,井岡山已經成為一個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接待了一批批實地探尋“井岡山精神”的游客。


          許多人經歷了井岡山紅色之旅后,在體會文章中感慨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巍巍五百里井岡……”其實,“五百里井岡”用在這里并不準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并非“五百里井岡”,“五百里井岡”確切的應該是指“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地處江西、湖南兩省之交的羅霄山脈中段,紅色區域主體包括六縣一山(六縣是指江西的寧岡、永新、蓮花、遂川,湖南的  縣、茶陵,一山是指井岡山),鼎盛時期面積達7200平方公里。


          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同志以井岡山前委書記的身份,向中央寫了報告,這篇報告后被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第四篇文章《井岡山的斗爭》,文章在“軍事問題”一部分寫到:“軍事根據地:第一個根據地是井岡山,介在寧岡、  縣、遂川、永新四縣之交。北麓是寧岡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黃坳,兩地相隔九十里。東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  縣的水口,兩地相隔百八十里。四周從拿山起經龍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隴(以上寧岡)、十都、水口、下村(以上  縣)、營盤吁、戴家鋪、大汾、堆子前、黃坳、五斗江、車坳(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計五百五十里。” 由此可見,毛澤東把“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界定為“五百里井岡”,“ 五百里井岡”也由此得名。



          其中井岡山精神的由來也很重要。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創造性轉化和升華,是值得全國人民珍視的精神瑰寶,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