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功能:
1.創意孵化: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一個將文化創意想法轉化為實際項目的空間。學生可以在這里提出各種文創設計的概念,通過實驗室內的設備和資源進行初步的模型制作、方案驗證等,比如設計一款具有黃海學院特色的文創產品,從最初的創意構思到制作出樣品,都可以在實驗室完成。
2.技術實踐:配備專業的設計軟件、制作工具和設備,讓學生能夠掌握文創設計相關的技術技能,如平面設計軟件用于文創設計的圖形繪制、包裝設計的結構設計軟件、書籍裝幀設計的排版軟件等。同時,還具備3D打印、激光雕刻等先進設備,用于制作文創產品的模型或樣品,幫助學生將創意更好地呈現出來。
3.項目合作:與企業、社會組織等外部機構開展合作項目,讓學生在真實的項目中鍛煉實踐能力。例如與當地的文化企業合作,為其設計文化創意產品、商品包裝等,使學生能夠了解行業的需求和標準,提高就業競爭力。
4.成果展示:設有專門的展示區域,用于展示學生和教師的優秀文創設計作品,為大家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同時,也可以作為學校對外宣傳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成果的窗口,提升學校的影響力。


承擔的課程:
1.文創設計:在實驗室內,學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項目,深入理解文創設計的理念和方法。利用實驗室的資源進行市場調研、創意構思、設計方案制定等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設計能力。比如,學生可以針對青島的旅游文化,設計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如旅游紀念品、文化衍生品等。
2.書籍裝幀設計:提供各種書籍裝幀材料和設備,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書籍裝幀的過程。從書籍的開本選擇、封面設計、內頁排版到裝訂方式,學生都可以在實驗室內進行實踐操作,掌握書籍裝幀的技巧和藝術表現手法。同時,實驗室還可以收藏一些優秀的書籍裝幀作品,供學生學習和參考。
3.包裝設計:配備包裝材料、模型制作工具等,學生可以進行包裝結構設計、包裝外觀設計等實踐活動。通過對不同產品的包裝設計實踐,學生能夠了解包裝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掌握包裝材料的選擇、包裝結構的合理性等知識。例如,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設計包裝,既要體現產品的特點,又要符合包裝的運輸和儲存要求。
4.藝術導論:實驗室可以作為藝術導論課程的實踐教學場所,通過展示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文化創意案例等,幫助學生理解藝術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和不同藝術形式的特點。同時,組織學生進行藝術作品的分析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素養。
5.美術鑒賞:利用實驗室的多媒體設備和展示空間,展示各種美術作品,包括繪畫、設計、攝影等。學生可以在實驗室中近距離欣賞和分析美術與設計作品,學習美術鑒賞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對美術與設計作品的理解和欣賞水平。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美術與設計作品的創作和模仿,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美術與設計的魅力。

美育功能:
1.文化傳承與創新:通過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和實踐,挖掘和傳承青島的地域文化、傳統文化。學生在實驗室中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文創作品,實現文化的創新和傳承。例如,將青島的海洋文化、啤酒文化等元素融入到文創設計中,推出具有青島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
2.審美培養:實驗室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資源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學生在設計和制作文創作品的過程中,需要對色彩、形狀、材質等進行選擇和搭配,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同時,通過欣賞優秀的文創作品和美術作品,學生能夠拓寬自己的審美視野,提高對美的感受和理解。
3.創意啟發:實驗室的創新氛圍和實踐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在與同學、教師的交流和合作中,能夠不斷碰撞出創意的火花,產生新的想法和思路。實驗室還可以定期舉辦創意工作坊、設計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創意的平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4.心靈陶冶:參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力量,從而陶冶情操,豐富內心世界。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將創意轉化為作品,能夠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認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