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教學科研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科研
          大學英語教學部《大學基礎英語》課程組召開主題分享會
          發布時間:2024-06-13瀏覽量:1092

          語言文化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大學基礎英語》課程組于6月12下午2:30-3:30在知誠樓303室傾聽了由骨干教師王偉做的主題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課堂實踐”的研究分享。


          王偉老師圍繞“只有堅持中國文化的美感,才能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主題思想,具體闡釋《千家詩》(許淵沖譯本)蘊含的意境之美融合外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實踐。

          主題分享分為遇見詩詞畫意里的自己,責任在肩、審美在心,家國情懷、中國擔當三個部分。王老師以《千家詩》開篇第一首《春日偶成》為例,為在場老師進行詳細教學案例的展示,旨在帶領學生學習賞析古詩語言之美和意境之美的同時,感悟其中蘊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人智慧和永恒生態價值觀,全面感知、領悟許淵沖“形美、意美、音美”翻譯三美理念的具體實踐;教導學生在理解古詩翻譯時深切感悟“只有堅持中國文化的美感,才能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深邃內涵,最后通過師生共同誦讀古詩以感受誦讀的快樂與美感,潛移默化品讀詩歌之美,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價值觀和幫助學生感悟語言承載的文化魅力。

          王偉老師表示,中華文化傳播需要明晰路徑,更需要優化文化載體;古詩流傳了千百年,傳唱了千百載,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傳播價值,將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載體;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對古詩時代內涵和文化價值的深入挖掘,同時借助翻譯大家的翻譯版本,用外語的國際范容顏表達最美的中國心并表白世界。

          王老師同時分享了學生們的學習感悟,如:《春日偶成》詩中傳達的熱愛自然、珍視生態的情感符合現代化國家總體發展安全觀,保護環境即是保護國家,激發著當代大學生的情感重任,以實際行動投身生態保護和發展的行動中,提升環保意識,學習環保技能,不論是節水節電,還是垃圾分類,都是我們為生態環保貢獻力量的一種方式。

          宮慧英教授深情地建議王偉老師深化這一案例研究,以期將其打造成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深度的重大課題。她的話語充滿了對學術探索的熱情和期待。陳亞非主任則對王偉老師的學術投入和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她鼓勵我們持續聚焦于教研主題,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并努力爭取申報更高級別的研究項目,以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