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大學英語教學部2023級本科年級組召開了教學分享會議。會議由年級組負責人張毅主持,年級組全體教師參加,骨干教師姜慧麗和韓秀民分別就《中國文化概要B》課程第一單元“中國哲學與宗教”和第三單元“中國藝術”的教學設計與課程思政融入的創新實踐做了精彩的分享,會議氣氛熱烈,收獲滿滿。
姜慧麗老師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并通過“AI賦能”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她以嶗山太清宮為切入點,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展示了如何通過AI輔助教學實現個性化學習。姜老師指出,AI不僅能夠根據大數據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的深層內涵,還能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路徑,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與語言能力。

在講解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時,姜慧麗老師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從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個維度認識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她特別強調,通過AI生成的互動式學習資源,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傳統價值觀如“仁、義、禮、智、信”的現代意義。姜老師還通過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多樣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感和思辨力。
韓秀民老師則展示了如何在課程中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思政融入,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在講解“中國書法”與“中國繪畫”時,韓老師結合DeepSeek分析工具,展示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引導學生從藝術的布局與和諧美學中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通過AI輔助的案例分析,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理解中國書畫的藝術魅力。

在討論“中國戲曲”時,韓秀民老師巧妙地將思政元素融入京劇人物角色與服飾的文化解讀,鼓勵學生探討中國傳統戲劇文化與社會創新的關系。學生不僅學習到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更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的傳承與責任。
本次會議還就大學英語教育體系下的微專業開設進行了集體討論,教師們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豐富的教學方案。大家一致認為,未來將繼續探索AI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文化自信。
通過本次教學分享會,教師們深刻體會到AI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特別是在中國文化相關內容的教學中,展現了巨大的潛力。2023級本科年級組將繼續致力于培養具有文化自信與國際視野的新時代人才,推動課程改革和教學創新,為新時代教育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