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下午,由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組織的寫作與溝通課21場專題系列講座第六場—“總結報告類公文寫作方法論”,在知信樓B01學術報告廳開講。邀請外審首席專家周忠高教授主講,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副主任徐琳主持。
周忠高教授立足“工作總結、工作報告、公文框架”三大板塊,構建起“理論闡釋+案例解析+實戰指導”的立體化講授體系。他以工作總結的本質是管理智慧的凝練開篇,系統闡釋了工作總結的“行動—結果—價值”邏輯鏈。他強調,優秀的工作總結需做到過程記錄詳盡,完整呈現工作軌跡、結果分析具體,數據支撐與案例結合、價值提煉升華,經驗轉化為方法論。
在解析工作總結寫作時,周教授提出“三步九環節”方法論,重點剖析“橫縱雙維結構”的構建技巧。以《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21年度工作總結》為例,他對比展示了橫式結構的模塊化整合,如黨建工作—教學改革—科研創新的并列論述,每部分獨立闡述做法、成效與經驗,適用于綜合性總結,和縱式結構的時序性遞進,以時間軸或發展階段劃分內容,如籌備階段—實施階段—驗收階段地遞進式呈現,突出工作推進的動態過程,強調結構選擇需服從主題表達需要,既要體現工作全貌,又要突出關鍵突破。
針對工作報告撰寫,周教授結合《2022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經典案例,提出“吃透兩頭、胸有全局”的寫作準則。他著重指出,優秀報告需具備四維平衡特質:既立足當下又著眼未來,既全面覆蓋又重點突出,既客觀陳述又創新提煉,既回應上級要求又契合基層實際。
在公文框架構建環節,周教授提出“謀全篇、布全局、定分寸”三步策略,系統梳理“訴諸上級要求—嚴格對標政策文件表述、訴諸歷史脈絡—引用歷年數據對比分析、訴諸現實需求—聚焦師生關切的熱點問題”等行文規范的布局思路。通過拆解從高到低的邏輯(政策解讀—本地實踐—基層案例)、人物三部曲的結構(決策者視角—執行者行動—受益者反饋)、合并同類項的策略等典型范式,他生動詮釋了公文謀篇布局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強調寫作需在規范框架內實現創新突破。
講座尾聲,徐琳總結指出,本場講座深度融合理論指導與實戰技巧,為提升工作與學習效能提供了方法論支持。參會學生表示,周教授“從框架到細節”的拆解式教學令人耳目一新,特別是“三步九環節”寫作法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將持續推進“寫作能力提升系列講座”,助力師生成長為新時代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