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態
          漢語音節本位拼音教學法:開啟拼音教學新路徑——語言文化學院“聚賢集智 語苑生花”教授系列講座舉行
          發布時間:2025-04-10瀏覽量:366

          4月9日晚,語言文化學院“聚賢集智,語苑生花”教授系列講座之中文系教授講座第二場在知明樓西報告廳如期舉行,這次為大家帶來報告的是中文系史冠新教授。

          史冠新教授以近年在網絡上熱議不斷的話題“‘o’究竟讀‘歐’還是‘窩’”引入了本次講座主題。他認為,爭議的根源在于未從音節的角度加以考量,而究其本質,“o”是一個不能自成音節的單元音韻母,單獨發音是做不到的。同樣,漢語的聲母也不能自成音節,因而傳統的拼音教學法按照先聲母再韻母的順序進行教學存在著嚴重缺陷。于是,史冠新教授首創了“漢語音節本位拼音教學法”,將音節作為拼音教學的基本單位,主張應該先教能自成音節的韻母,而后在聲母教學階段,將聲母置于“聲母+已學韻母”構成的音節中進行學習和訓練。這是因為聲母本身不能自成音節,傳統教學中讀出來的是聲母的呼讀音而非本音,容易給學習者帶來不必要的困惑。

          講座中,史冠新教授從音節本位拼音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基本原則、操作流程及其可行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解說。音節本位拼音教學法對傳統拼音教學進行了大膽質疑和改革,以全新的視角探索更高效的拼音教學模式。據了解,該教學法在學界產生了較大反響,在實踐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文系主任趙紅梅教授及漢語言文學2024級本科生聆聽了本次講座。

          史冠新教授簡介:

          史冠新,文學博士,教授。現為青島黃海學院語言文化學院中文系教授,曾任職青島大學,歷任青島大學國際交流學院、漢語言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兼任全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山東省語言學會副會長、青島市語言學會會長。曾長期在日本、墨西哥、美國從事漢語和中國文化的教學研究工作。熟練掌握英語、日語、西班牙語。

          主要研究方向:漢語語法、國際中文教育。

          主要著作有《漢語方言語法類編》、《漢語方言語法調查手冊》、《感受中國》等。主要論文有《山東臨淄話單音形容詞的重疊用法》,《中國語文》1986年第2期;《臨淄話的語氣詞“吧”》,《中國語文》1989年第1期;《再論“了2”不是語氣詞》,《山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1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漢語語音音節本位辨正》,《東方論壇》2015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前概念理論視域下國際中文學習者中國文化教學測評研究》,《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5期等。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