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助力與求職避險指南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事關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然而,在求職的征途中,盡管有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某些不法企業的誘導,高校畢業生還是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練就一雙識別“就業陷阱”的慧眼。
那么,國家政策的哪些內容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求職過程中,又該規避哪些潛在的風險與陷阱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一、國家政策
1、企業吸納有激勵
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在職稱評定、項目申請、榮譽申報時享受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同類人員同等待遇。
2、基層就業天地廣
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可享受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高定工資檔次,放寬職稱評審條件。
高校畢業生可參加“三支一扶”計劃(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服務期滿后可享受考研加分、公務員定向招錄、事業單位專項招聘等政策。
3、自主創業有支持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參加創業培訓,申請獲得培訓補貼。
可得到資金支持,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申請一次性創業補貼,申請最高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由財政給予貼息,合伙創業的還可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可在公共創業服務機構享受創業服務,獲得咨詢輔導、政策落實、融資服務等服務,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還會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提供。
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可申請獲得社會保險補貼。
4、能力提升有培訓
國家實施青年專項技能培訓計劃,高校畢業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參加就業技能培訓、新職業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創業培訓等,提升技術技能,并按規定申請職業培訓補貼。
培訓后通過初次職業技能評價并取得符合規定證書的,還可享受職業技能評價補貼。
教育部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通過深入開展線上線下集中培訓,幫助重點群體畢業生增強就業信心、提高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線上培訓平臺網址:
https://hzzh.chsi.com.cn
5、參軍入伍有保障
高校應屆畢業生和在校生可在學校所在地參加應征入伍,也可在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參加應征。
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享有優先報名應征、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四個優先”政策,家庭按規定享受軍屬待遇外,還享受優先選拔使用、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退役后考學升學優惠、就業服務等政策。
報名網址:全國征兵網
https://www.gfbzb.gov.cn/
6、就業見習有項目
國家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可參加3至12個月的就業見習,進行崗位實踐鍛煉,期間由見習單位給予基本生活費,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7、就業服務有覆蓋
教育部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3-4月)“百日沖刺行動”(5-8月),助力畢業生順利就業。
高校畢業生可通過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高校就業網站、國聘平臺等國家有關部門、地方和高校的校園招聘等獲取政策文件、招聘崗位、服務指南等就業信息;可參加教育系統組織的“萬企進校園”招聘活動,參加二級院系舉辦的專而精、小而優的小型招聘會。
困難畢業生可在畢業學年申請享受一次性求職補貼,還可獲得就業援助服務。
高校畢業生可以前往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提出就業需求,獲得崗位信息、職業指導、職業培訓、就業見習等就業服務,咨詢和申辦就業補貼政策。
*查詢招聘信息,可登錄:
-
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
(https://www.ncss.cn)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
(http://www.mohrss.gov.cn)
-
國聘招聘平臺
(https://www.iguopin.com)
-
中智招聘網
(https://www.ciiczhaopin.com)
-
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網
(http://chrm.mohrss.gov.cn)
-
中國公共招聘網
(http://job.mohrss.gov.cn)
-
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
(http://www.job.mohrss.gov.cn/202008gx/index.jhtml)
-
中國國家人才網
(https://www.newjobs.com.cn)
-
就業在線
(https://www.jobonline.cn)
-
團團微就業
(http://jiuye.cyol.com/front/login)
8、就業手續及時辦
2023年起,就業報到證不再作為必需的存檔材料,之前檔案材料中的就業報到證應繼續保存,缺失的無需補辦。
畢業去向登記是畢業生辦理離校手續的必要環節,高校畢業生(含結業生)要及時完成畢業去向登記,實行定向招生就業辦法的高校畢業生,要嚴格按照定向協議就業并登記去向信息。
學生檔案不能由高校畢業生個人自帶和保管,要由高校按規定有序轉遞。到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就業或定向招生就業的,轉遞至就業單位或定向單位;到非公單位就業、靈活就業及自主創業的,轉遞至就業創業地或戶籍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暫未就業的,可根據畢業生本人意愿轉遞至戶籍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或按規定在高校保留兩年。
高校畢業生戶籍可以遷往就業創業地(超大城市按現有規定執行),也可以遷往入學前戶籍所在地。
信息查詢小tips
高校畢業生可通過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和驗證高校畢業生學歷、學位信息。
高校畢業生本人授權同意后,戶籍和檔案接收管理部門可通過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查詢核驗畢業生離校時相應去向登記信息。


9、求職陷阱需防范
高校畢業生求職中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和防范意識,注意防范虛假招聘、亂收費、扣證件、培訓貸等求職陷阱。
求職中“五防”主動避開陷阱:
一防黑中介,二防亂收費,三防培訓貸,四防付費實習,五防非法傳銷。
牢記求職安全“三要”秘笈:
一要增強求職安全意識,二要使用正規求職渠道,三要運用法律維護就業權益。
二、就業風險提示
1、常見騙局
宣稱能夠內推大廠,實則只為騙取學費。騰訊曾發文表示,內推只是一種簡歷投遞的方式,不是一個階段,也不是必要流程,內推與否不影響任何環節的任何流程;騰訊的所有實習崗位均不存在收費的情況,并且對此類行為嚴令禁止,所有付費才能實習的崗位均為虛假崗位,屬于詐騙信息。
直播行業背后存在重重陷阱,不少大學生在直播時長、簽約合同等方面陷入困境,成為被MCN機構追訴違約索賠的對象。因此,大學生在嘗試新興職業積極就業的同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判斷,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法律法規意識。
不少網絡平臺上出現大量出售銀行春招考題的“培訓”商家,他們有的宣稱“真題”重復率能到80%,有的放言“包進面試”“內推必過”,還有的聲稱可遠程代考、“包上岸”……價格也是從十幾元到上萬元不等。不少備考的考生不明就里,買完試卷上完“培訓”,一考試才發現自己上了當。
跨境網絡詐騙行為已經蔓延成為一個產業鏈,我們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網絡招聘的信息不對稱性較大,求職者往往對招聘公司一無所知,這也讓一些不法分子得以乘虛而入。比如,有的網絡招聘信息聲稱“招聘兼職工整理材料”,等求職者到了現場,才知道整理材料是整理拆遷建筑廢料;還有一些詐騙分子打著知名企業的旗號發布網絡招聘信息,要求求職者繳納各種費用。所以,請大家務必要謹慎,切勿相信“高薪”誘人的明顯夸張的招聘信息。
2、面試注意事項
(1) 核實公司信息與面試地點
許多不法分子都在采用虛構公司或者假借信息咨詢公司等名義開展非法的招聘業務,從事網上發布招聘信息,然后租用高檔寫字樓,降低應聘者的警惕性,實施詐騙。同學們在求職的時候,要在正規招聘平臺尋找崗位,不要輕信小廣告。
(2) 拒絕一切亂收費項目
任何以各種項目要求繳納費用的行為,都極有可能是詐騙。求職者在無法判斷中介機構是否合法的情況下,必須把握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拒絕違法的收費項目。騙子公司往往以押金、服裝費、伙食費、面試費等名目,利用求職者求職心切的心理行騙。
注:以上信息均來自“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網站。更多政策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進一步了解。
希望本期政策介紹能夠為同學們的就業創業提供有效助力,也相信大家可以防范和規避各類求職風險。祝愿同學們求職順利,走向自己理想的崗位與前程。一鳴從此始,相望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