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至13日,第四屆新時代大學日語課程建設與教學發展研討會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分委員會、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日語分會、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會議以“AI時代的學科交融與多維發展”為主題,聚焦大學日語教育的數字化轉型與跨學科融合,吸引了來自全國140余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代表齊聚紹興,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日語教育的新范式。語言文化學院日語系主任孫麗麗與馬曉老師應邀參會,與業內專家就課程改革、教學創新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

大會開幕式上,教育部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日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校長修剛教授作開幕致辭,并進行了主題報告——《AI驅動下的大學日語教學與跨學科融合》。修剛教授強調,語言教育應突破傳統單一技能培養的模式,倡導通過“從‘語’出發,向‘他’融合”的教學范式,推動知識體系更新與教學形態創新。教育部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院長、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主任周異夫教授則探討了新時代日語教育的多維發展路徑,提出在語言能力、跨文化素養和學科交叉等多維基礎上,結合AI賦能和法治規范框架,推動復合型人才培養與跨學科創新發展。

教育部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語言文化學院名譽院長陳多友教授則圍繞“面向教育強國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展開論述,強調教育改革應與國家戰略對接,系統闡述教育改革路徑,從戰略定位到實踐成效,推動數字化轉型與教育創新。浙江大學德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李媛教授以“浙大實踐”為例,探討了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雙軌協同創新路徑。

當日下午,會議舉行了四個專題分論壇,分別探討了“AI賦能大學日語教學革新”“AI時代的日語課程思政創新實踐”“AI時代大學日語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和“跨文化視域下的數字化教學轉型”等話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各個主題展開了深度對話與思想碰撞,為新時代大學日語教育改革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思考與實踐路徑。

為了更好地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會議于4月13日上午舉行了“數智時代大學日語教學新圖景”工作坊。與會嘉賓分享了AI輔助教學的多種路徑與方法,并通過教研案例分享、數字平臺實操等,直觀展示了AI技術在教學內容設計、音視頻生成、評價與測試等方面的突破性應用。
在閉幕式上,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東方語言學院院長邱鳴教授總結了本次會議的成果。他指出,本次會議通過主旨報告、分論壇研討、嘉賓對談及工作坊實踐等形式,系統梳理了AI技術與大學日語教育深度融合的機遇與挑戰,為教學改革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支持與實踐方案。未來應進一步深化校際合作,推動智能技術在教學資源開發、人才培養模式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助力新時代外語教育高質量發展。

本屆新時代大學日語課程建設與教學發展研討會以“AI賦能”為主線,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與語言教育的融合路徑,為日語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指明了重要方向。我院參會教師表示,通過專家分享,得以對智能化教學和跨學科創新有了全新的認識。未來將積極應用AI技術優化教學模式,培養兼具語言能力與數字素養的復合型人才,為推進日語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