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教學改革、精準對接學生需求,5月8日下午,語言文化學院《大學基礎英語2》2024級本科年級組于知誠樓403教室舉辦了師生座談會。會議由年級組負責人左欣老師主持,大學英語教學部主任李明雪出席,任課教師及20余名學生代表參會。

會議伊始,左欣老師對到場的同學們表示歡迎,鼓勵大家暢所欲言。隨后,學生代表逐一表達了自己的學習心得與疑惑,涵蓋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英語四級備考策略、英語綜合能力提升等話題。
在解答環節,李明雪主任首先介紹道,根據現有的教學改革方案,在大一學年的英語必修課程結束后,同學們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及需要繼續選修英語課程,以不斷夯實語言基礎,為更好地感知中外文化,以及升學、就業等個人發展需要提供支持。


針對英語四級考試以及日常英語積累等問題,任課教師團隊也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做出了解答。例如,建議學生關注具有“備考性價比”的題型,進行密集訓練,有助于結合已有的特長,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大的突破。此外,科學分配做題時間,考前注重限時模擬訓練,需要考慮題目分值、難度等多種因素。
針對英語綜合能力提升,教師團隊提供了多個建設性方案:
詞匯:可以利用APP進行“碎片化學習+周期復習”,堅持每日“打卡”,利用“詞根詞綴”等記憶法,注重掌握高頻詞,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翻譯:以核心詞為抓手,積累高頻句式,同時注重語法。通過分析歷年真題中的高頻主題(如文化、科技、經濟),分類掌握相關詞匯的翻譯技巧,不斷提升語言轉換能力;
口語:積極參與外語角、英語社團等活動,模仿母語者發音,與同樣愛好英語的同學經常交流心得、互相練習口語等;
寫作:學習模仿寫作框架,關注并積累熱點話題,學會靈活運用課堂中學習的詞匯,通過背誦例句來仿寫。

本次座談會推動了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對教師而言,學生的反饋為課程改革提供了實踐依據;對學生而言,明確學習思路與方法有助于擺脫“機械背誦、盲目刷題”的困境。未來,《大學基礎英語2》年級組將繼續以學生為中心,深化育人目標,培養兼具語言能力與跨文化素養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