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三天小長假,掃墓踏青之余
當然也要放松一下
看場電影,吃頓美食必不可少
今天跟著團團
一起看看同學們觀影感想吧
團團影評系列: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高分口碑佳作】
《我不是藥神》
若不是看了電影簡介,我以為徐崢又出了一部喜劇,然而恰恰相反,它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是一部讓人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的電影。
最讓我感動的片段,是那位婆婆對警官說的那幾句話,“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表現出她對生命的渴望,對死亡的畏懼,她向警官哀求不要追責,“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聽完這段話,眼淚已經不停的往外流,電影反應了生活,然而生活其實比電影更苦,就在一年前,一個于我有非凡意義的人患了肺癌,家人的絕望絕不是一句兩句說得清的,電影里有人“走私假藥”可是現實中只能傾盡所有吃藥,只為延續到最后一刻。
整部電影有諷刺,也有贊賞,諷刺的是正版藥公司不合理的定價,贊賞的是“走私假藥”的藥鋪對生命的尊重。有些“專業人士”對這部電影的內容吹毛求疵,可我認為這無異于雞蛋里面挑骨頭,既然能上映,必然是合理的。從頭到尾都是那么的平靜,好像時刻在提醒我們用心思考,帶給我最大的思考,便是郭勇的作為,于我而言,郭勇是名副其實的君子,即使他觸犯了法律,正如孟子所說:“君子所以異于常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而郭勇,便是一個“以仁存心”的人。
綜合整理自大數據學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是天堂也是地獄,更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圣地。導演陸川在具深沉的人文關懷中介入現實的話語訴求,讓觀眾領略“生命禁區”凄美之余更感悟到生命的渺小,脆弱與可貴。電影《可可西里》以一種紀錄片質感的風格以一個記者的角度講述了一個在可可西里自發組織起來保護藏羚羊的小分隊最后一次巡山的故事,陸川在平緩簡潔、不偏不倚的境遇中上演了一場“可可西里式”的悲劇,在原生態般的影像中展現了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堅韌、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無奈,引發觀眾對人和自然關系的哲理思考。
只有人心中有了信仰的力量,才會凸顯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人性深處的不屈不撓正是這種信仰的源頭所在,影片中在固定的全景鏡頭里,日泰蜷縮在戈壁灘如同一只受傷的藏羚羊全身抽搐,販賣羊絨的老板不緊不慢地教訓完手下又給了日泰一梭子彈, 接著一行人冷冷地轉身離去,日泰的半張臉于低機位拍攝的特寫鏡頭下直擊觀眾的心臟,這是日泰對信仰的最后的表達。日泰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一種生命存在的真實和人堅毅的信念,用生命的告終做出對人生價值與意義最好的注解。導演陸川借日泰的不屈不撓演奏一首時代的挽歌。
《可可西里》是部用寫實主義手法表現的批判現實主義電影,它將人物厚重的靈魂與大自然雄渾的氣魄融為一體,共同構建了氝氳流蕩的世界。陸川導演采用一種純自然的風格去體現了原生態狀態下的人性,完成了對于生命價值的重新思考和審視。生命固然脆弱,但依舊有人于短暫的生中尋求生命最可貴的東西,即于冷酷絕境中尋求個人生存空間贏得靈魂上的救贖,與自然萬物共生共存。
綜合整理自學前教育學院
《肖申克的救贖》
我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在兩年前,這次有機會又重新看了一次,依舊感觸頗深。在這部電影沒有那種奪人眼球特效,沒有宏大的場面和多元化的劇情設定。影片整的過程都以冷色調為主色,采用比較單一的監獄場景和簡單的人物安排甚至都沒有出現特別激烈的對抗沖突,但是劇中的話語都引人深思,每一句話好像都不僅僅是字面意思。
銀行家安迪被指控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判處了無期徒刑。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很多人進來之后,剩下的一生都在監獄里面度過。所以,這里的人們,已經習慣了監獄的體制化生活,即使有幸的被釋放出去,但是也會因為在監獄的時間太長,不再適應獄外的生活而選擇自殺。而安迪在一群囚犯中顯得不一樣,他用小石錘自己打磨出了漂亮的棋子,這個安逸的生活態度讓我不禁覺得他好像不在監獄一樣。
在安迪的努力之下,他用別人認為不可能越獄成功的小石錘鑿出一條逃出監獄的通道,成功越獄,然后他去銀行取錢,我們才知道他借助幫助監獄長洗黑錢的機會把錢轉到自己的賬戶,影片的最后他和瑞德再次見面,那個笑容里包含溫暖與陽光,他們心中懷著希望并且他們做到了。不能因為生活的千篇一律就放棄希望,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好的心態,并滿懷希望。
綜合整理自建筑工程學院
團團認為,好的作品
精致寫實卻又不失煙火氣
看著就是舒服
你最喜歡的電影是什么呢?
快來評論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