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
2020屆畢業生離校在即
很多小伙伴問團團
畢業了,團組織關系如何轉接?
今年主要依托“智慧團建”系統
開展畢業生團員組織關系轉接工作
下面,團團就為你送上操作指南!
團組織關系轉接指引
"智慧@建”系統畢業學生團員回組織關系轉接工作指引
目的
本《指引》用于指導各級團組織、畢業學生團員依托“智慧團建”系統規范開展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
轉接期限
每年5月至年底。
轉接類型
已落實工作單位(含自主創業)的
畢業學生回員:
由原就讀學校、畢業后工作單位團組織或團員個人通過“ 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團組織關系轉至工作單位團組織。工作單位尚未建立團組織的,應轉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所在地青年之家已建立團組織的,也可轉至青年之家團組織(下同)。如因鄉鎮街道團(工) 委書記空缺等情況,鄉鎮街道團組織確有困難接收的,自9月份起應由縣級團組織建立“ 流動團員團支部”承擔接收責任(下同),縣級團組織應當在-年內將這部分團員的團組織關系轉出。
升學的畢業學生回員:
由各類學校團組織于新生入學一個月內,在“智慧團建”系統上創建新生所屬團組織,并及時將新入學的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入。原就讀學校團組織和團員本人也可在錄取學校新生團組織創建后,登錄“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團組織關系轉出。原就讀學校團組織不得將已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組織關系轉至團員戶籍所在地、生源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
參軍入伍的畢業學生團員:
由原就讀學校團組織或團員本人在“智慧團建”系統上發起團組織關系轉接申請,省級團委審核通過后,該學生團員將進入特殊單位專屬庫進行集中管理。同時,畢業學生團員須按相關要求辦理線下團組織關系轉接手續。轉往涉密單位工作的情況參照此流程辦理。
離校前尚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學生回員:
由原就讀學校團組織或團員本人通過“智慧團建”系統申請將團組織關系轉至團員本人居住地、戶籍所在地或生源地的鄉鎮街道“ 流動團員團支部”。普通高校和職業教育學校的畢業學生團員在畢業后尚未落實就業去向的,可在原就讀學校保留團組織關系不超過6個月。落實畢業去向后,團組織關系應及時轉出。
出國(境)學習研究的畢業學生回員:
參照《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和黨組織關系管理的有關規定(組通字[2015]33號) ,將團組織關系保留在原就讀學校。畢業學生團員離校出國(境)前,學校團組織應要求其提交保留團組織關系的書面申請,說明在境外學習研究的地點、時間期限、國內常用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等情況,經學校團委審批后,統一登記造冊備案, 并編入“出國(境)學習研究團員團支部”集中管理。團員在國(境) 外期間,應定期匯報個人情況,履行團員基本義務。
出國(境)工作的畢業學生回員:
因公出國(境) 的畢業學生團員,在出國(境)前將其團組織關系轉至派出單位的團組織。因私出國(境) 的畢業學生團員(求學除外),在出國(境) 前將其團組織關系轉接至戶籍所在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
延遲畢業的學生團員:
由原就讀學校團組織在“智慧團建”系統中做好標記,并創建“延遲畢業團組織”進行集中管理。
轉至鄉鎮街道回組織的回員:
因就業單位無團組織、未就業等原因轉至鄉鎮街道的畢業學生團員,鄉鎮街道團組織要加強聯系和服務,納入流動團員教育管理機制,持續關注其就業動向,及時做好團組織關系二次轉接工作。可依托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建立網上團支部,
時間安排
按轉接類型
流入社會的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
轉接工作:
5月1日至8月31日,以畢業學校團組織為責任主體,應全部發起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申請。9月30日 前,各地團組織要基本完成團組織關系接收工作。
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
新生入學一個月內,以錄取學校團組織為責任主體,應全部在“智慧團建”系統建立相應團組織,并發起新入學的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入申請。10月31日前,基本完成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
參軍入伍的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
轉接工作:
應根據部隊的要求,在辦理參軍入伍手續時一并辦理好“智慧團建”系統中團組織關系轉接手續。
其他特殊情況的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按照相關規定辦理。
按工作階段
組織關系轉接申請期:
5月1日至8月31日,發起方提出“學社銜接”轉接申請,“智慧團建”系統暫不作強制性處理,發起方可隨時撤銷,接收方可根據實
組織關系轉接審核期:
9月1日至9月30日,各級團組織對接收到的各類轉接申請完成審核操作。
組織關系轉接收尾期:
9月30日之后,各級團組織發起的轉接申請(含轉往北京、廣東、福建或由三地轉入)若10天內未及時審核,“智 慧團建”系統將退回申請,需由原就讀學校、畢業后工作單位團組織或團員個人再次發起轉接。
工作要求
發起方:
原就讀學校團組織、單位(入學)團組織或團員個人在明確團員基本信息和畢業去向后,均可申請開展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
接收方:
畢業學生團員新的學習、工作單位或戶籍(居住)地的團組織收到轉接申請后,應根據畢業學生團員的實際去向,按照轉接工作規范及時進行審核,不得以非本單位正式編制職工、非本地區正式戶籍居民等理由拒絕團組織關系轉入申請。
各級團的領導機關是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應統籌推進好本地區本系統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各類基層團組織要承擔起工作落實的具體責任,如遇多次轉入未通過、不合理退回等情況,要積極做好對接聯系等各項工作。畢業生團組織中的團員已全部完成轉出的,學校團組織應及時在系統中將該團組織刪除。
監測指標
升學銜接率(SX)
升學銜接率考核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完成組織關系轉接的情況。
A: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中已完成轉接的人數B:本地區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人數
C:申請轉入本地區的升學畢業學生團員人數
學社銜接率(X5)
學社銜接率考核流向社會領域(非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完成組織關系轉接的情況。
D:流向社會領域的畢業學生團員中已完成轉接的人數
E:本地區流向社會領域的畢業學生團員人數F:本地區外流向社會領域的畢業學生團員中申請轉入的人數
*因未落實就業去向將團組織關系保留在原就讀學校的畢業學生團員視為未完成轉接;
*未發起組織關系轉接申請的畢業學生團員納入分母計算。
單位回組織轉接率
單位團組織轉接率=轉往就業單位團組織的團員數/除升學以外的畢業學生團員總數
轉出發起率
轉出發起率=發起轉出團員數/畢業學生團員總數
轉出完成率
轉出完成率=完成轉出團員數/畢業學生團員總數
操作辦法
依托“智慧團建”系統開展畢業學生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確認并標記團支部團員畢業時間
確認畢業學生團員身份和畢業時間。如果團員身份中有延遲畢業團員或者教師的情況,需要單獨進行標記。
由轉出團組織、轉入團組織或者團員個人發起組織關系轉接申請。
轉入團組織審批同意后,將畢業學生團員分配到某個團支部中(若轉入團組織為團支部,無
具體操作及北京、廣東、福建系統操作辦法見“智慧團建”系統首頁。
常見問題
1.畢業學生團員在入黨后是否還需要轉接團組織關系?
根據《團章》規定,團員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仍保留團籍,年滿二十八周歲,沒有在團內擔任職務,不再保留團籍。因此,已入黨的畢業學生團員若未滿28周歲,依然需要轉接團組織關系。
2. 已經入黨的畢業學生團員,其團組織關系的去向是否跟隨黨組織關系去向?
畢業學生團員的團組織關系一般應與黨組織關系去向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