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寒假成長作業
一、精讀一本好書,完成一份讀書報告。
讀書是要有點意境的。一個清閑的早上,選一處幽靜的所在,如杭州的運河公園,悠長悠長的公園游人寥寥,你可以獨占湖邊的石椅,隔著樹叢傳來的車水馬龍之聲早濾去了喧囂。這時宜捧一卷散文。景閑人閑若文亦閑,則曠野、清風、山泉、松子幽香……在現實中得不到的東西,都可以在讀書中得到。
二、了解一所國內外一流高校,完成一個介紹PPT。
開闊眼界!提升自己!這既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大學提供給了底層可行的前進捷徑,終其一生或許談不上逆襲,但在人生的接力賽中,了解一所國內外一流高校,卻是尤為重要的。
三、尋訪家鄉一位黨員或者老兵,完成一份訪談錄。
如今,健在的抗戰老兵越來越少,他們希望后人能夠記住這段歷史,記住父輩的付出,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記住國家、民族和先烈的不易。李文仲自言自語的一句話,讓人久久難忘:“我們那么拼命,是為了什么呀?你說,是為了什么呀?” 他一個字一個字地說:“中國人,要自強!要團結!要愛國!”
四、拜訪家鄉一位70歲以上老人,完成一份感悟。
我們和老人們談談心,聊聊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通過聊天,我們發覺老人們很可愛,我們會問他們“您的子女來看您嗎”“您們覺得這里的菜好吃嗎”“您們喜歡這里的生活嗎”“您們每天經常做什么呀”“您們覺得辛苦嗎”之類的話。他們有的笑而不答,有的則笑嘻嗑地說“好啊,好啊,這里的一切都很好啊!”“你們好啊,希望你們可以經常來看我們!”“現在時代好了,國家經常幫我們,我們的日子好啊,感謝國家呀!”等等。是不是溫馨!很有代入感!
五、走訪家鄉一家單位或企業,完成一份走訪紀實。
生產車間里,焊花四濺,馬達歡鳴,機械手上下飛舞……近年來,家鄉企業鉚足干勁、自主創新,用行動助力小康。作為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鼓勵新生同學們走進家鄉明星單位或企業,感受科技力量、學習企業文化、積蓄成長能量。
六、為家人做一道菜,留下一張合影。
家人若在一起,便是最好的團聚。寒假期間,與家人共享那份濃濃的愛意,溫馨時刻,團團圓圓的日子里,為家人做一道自己的拿手菜吧!
七、每人寫一份自己的5年,10年長期規劃,寫一份下學期計劃。
古代孫武曾說:"用兵之道,以計為首。"無論辦什么事情,事先都應有個打算和安排。在寒假期間列下自己下學期、五年、乃至十年的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八、下學期開學第一課的班會與同學們分享以上收獲。
只有思考還不夠,要把紛繁復雜的思緒整理成文后來進行呈現,還需要鍛煉歸納總結能力。把自己在寒假中的收獲化繁為簡的歸納總結并在下學期開學第一課的班會與同學們分享才能讓自己的思考與想法被更多人所聽懂和接納,才能使自己更好的理解吸收這些知識與收獲。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祝大家寒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