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團字【2016】01號
共青團青島黃海學院委員會
2016年工作計劃
2016年,團委工作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團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團中央、團省委工作部署,圍繞學校黨政工作中心,以本科教育合格評估為契機,以強化思想引領、夯實組織基礎、加強人才培養、服務學校發展為工作重點,大力推進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和服務育人創新,全力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高舉團旗跟黨走,勇擔使命當先鋒,帶領全體團員青年為把我校建設成應用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斗。
一、加強教育,強化引領,堅持用“正能量”教育引導團員青年
(一)深入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全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團支部”創建和“百佳團支書”尋訪活動為抓手,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積極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以重大節慶日為契機,開展“學團史、跟黨走,火紅青春獻給黨”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扎實開展“與信仰對話”、“與人生對話”系列教育活動;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新生入校教育;結合學生自我教育日記,開辦“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學生自我教育講堂,將其打造成學生自我教育、學習交流的平臺,培養學生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自我成長。
(三)深入開展雷鋒精神主題教育。依托學校雷鋒館,開展好雷鋒精神常態化教育活動;開展好學雷鋒主題教育月、新生學雷鋒主題教育等品牌活動;開展好“尋找身邊的雷鋒”榜樣選樹活動;繼續實施校園雷鋒“十百千”創建活動。
(四)不斷深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進一步完善團校團干部和學生骨干培養機制,嘗試建立學校和學院兩級學生干部培訓形式,不斷改進現有的培養方式,著力培養一大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的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五)扎實推進“紅網工程”建設。有效利用各種新媒體,全員、全程、全域地做好引導和教育工作,力爭使“紅網”成為思想引領的新媒體、組織動員的新途徑、服務學生的新工具、維護穩定的新陣地、開展工作的新平臺。
(六)加強共青團宣傳工作。加大對基層共青團工作的宣傳力度,展示學校共青團工作成果,不斷提高我校各級團組織在校內外的良好形象和影響力。
二、重心下移,主導服務,進一步加強共青團的基層組織建設
(一)進一步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落實學校二級管理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團組織的指導和服務,充分發揮學院團委和基層團干部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加強學生團支部建設、加強學生干部培養等問題的實施意見和規定,推動基層組織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進程。
(二)扎實做好“創先爭優”工作,積極選樹青年榜樣。進一步增強青年工作引導內容的針對性、工作方法的適用性、工作對象的普遍性,做好五四評優、社會實踐、積極分子等評先樹優工作,充分發揮先進集體、優秀學子在廣大青年學生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立足實際,力爭突破,全力推動校園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
(一)開展“書香校園”、“書香學院”創建工作。著眼于學生終身發展,建立機制、創新載體、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使校園更富人文底蘊,努力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讀書文化,努力使全校學生都將學習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
(二)實施共青團工作“一院一品工程”。發揮共青團工作品牌優勢,著力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水平,推進團的工作項目化管理和品牌化建設的力度;積極探索社團發展總體規劃,加強學生社團組織建設,進一步規范學生社團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社團規章制度;加強對社團的指導與監管,打造精品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骨干的培養,推動學生社團在活躍校園文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學校改革發展穩定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三)組織好各類賽事活動。辦好第六屆“大學生社團文化藝術節”、第十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積極組織參加第二屆山東省大學生社團文化節、開發區大學生科技節等活動,注重在活動中發現人才、培育典型、打造品牌。
(四)組織好“三走”群眾性體育鍛煉活動。以學校學生出早操和大學生運動會兩項活動為平臺,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好“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群眾性體育鍛煉活動。鼓勵各學院根據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共青團品牌工作,承辦各項體賽事,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的活動中來。
(五)積極推進“高雅藝術”和“優秀民族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弘揚“高雅藝術”和“傳統文化”,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審美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加強對大學生藝術團的指導和管理,加強大學生文體活動陣地建設,大力開展弘揚主旋律、文化氣息濃厚、思想內涵深刻、時代感強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
四、以人為本,立足服務,全方位助力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運行機制,規范社會實踐流程,建立健全社會實踐相關規章制度,深化全員參與力度;積極探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機制,認真做好活動品牌的培育創建;推進大學生機關事業單位見習營活動健康發展;深化大學生社會實踐成果,擴大社會實踐育人成效,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積極引導青年學生砥礪品質、增長才干,服務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服務地方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
(二)加強志愿服務工作品牌建設。依托志愿者服務站,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項目平臺建設,在探索志愿服務基地項目化運作模式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校志愿服務工作的制度化、專業化、科學化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全力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特色品牌建設;探討“愛心+專業”志愿服務模式,提高各志愿服務團體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不斷提升各志愿者團體的“公眾形象”;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組織宣傳工作,積極挖掘、樹立典型,在大學生中形成良好導向。
(三)大力推進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科技節活動為依托,通過多條路徑實施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教育;充分利用好學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這一載體,不斷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宣傳教育體系,在學生中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全方位支持大學生參加創業計劃大賽、科技創新大賽,切實指導、扶持大學生參與創業。
(四)切實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服務大學生的利益訴求,深入開展“團干部懇談日”系列活動,搭建傾聽大學生心聲、服務青年成才的有效平臺;積極發揮學生組織的作用,幫助學生緩解克服日常學習、人際溝通、社會競爭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和壓力;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密切配合,關心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團員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
五、落實要求,狠抓作風,全面加強學校共青團組織自身建設
(一)落實黨建帶團建工作要求。堅持“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黨建”的工作要求,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爭做黨合格的助手和后備軍;指導基層團組織抓好共青團的日常工作,扎實做好“推優”工作,確保“推優”工作質量,不斷提升團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二)加強共青團工作理論研究。組織廣大團干部深入研究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主動探索新時期高校共青團組織服務學校中心工作和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積極申報團中央、團省委共青團科研課題,不斷提升駕馭工作的能力。
(三)加強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積極發揮團總支書記例會、團組織各級工作會議和團的工作專題研討會作用,結合“團干部如何健康成長”大討論活動,認真學習領會黨對共青團工作的要求,學習黨風廉政建設和團的作風建設要求,努力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青年滿意”的高素質團干部隊伍。
(四)加強學生組織建設。改進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強對大學生社團聯合會、大學生志愿者聯合會、大學生文明禮儀宣講團、大學生藝術團、大學生軍樂團等學生組織的指導,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基礎上,努力發揮他們在廣大同學中的引領作用和表率作用。
六、未雨綢繆,強化教育,全員全方位切實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一)扎實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充分借助“每日一講”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根據新生入校教育內容安排,通過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安全報告會等活動,對大學生開展生命、財產、法律等安全意識思想教育,提高大學生安全觀念;嚴格大學生開展文化活動的審批程序,加強對大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安全指導。
(二)全面做好大學生輿情研判。加強輿情信息員隊伍建設,有效運用各種新媒體,發揮共青團的組織優勢,深入了解、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準確把握校園總體態勢,建立穩定、暢通、靈活的信息溝通渠道,重點掌握苗頭性、預警性信息,加強對國內外重大事件背景下學生思想動態的趨勢性分析,及時化解矛盾、穩妥處理好各類敏感問題。
共青團青島黃海學院委員會
2016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