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微信熱點
          誰與斯人慷慨同|紀念孫中山先生
          發布時間:2017-03-13瀏覽量:6417

          92年前的今天,1925312日,孫中山先生肝癌不治不幸離世,享年59歲。

          他出生時,英法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的余灰還未散盡,席卷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剛剛平息,滿清政府還試圖通過洋務運動做最后的掙扎。

          他離開那年,國共兩黨合作結成革命統一戰線,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初現曙光。

          —— 鞠躬盡瘁的一生 ——

          風雨滄桑的59年,上書李鴻章、組織興中會、創建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改組國民黨、兩度護法……直到去世前還在帶病為國事操勞,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鞠躬盡瘁的一生。

          192410月,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為總統的直系軍閥政權。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后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此時的孫中山先生已重病纏身,但為結束軍閥割據局面,他仍長途奔波一個多月,扶病到達北京,直到19253月在北京去世。

          彌留之際,在口述遺書《國事篇》中,他還依然把拯救中國、拯救民眾放在心中。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有人回憶,孫中山臨終前口中反復的說著:和平、奮斗、救中國。

          —— 懷揣理想的一生 ——

          從年幼時對洪秀全等反清人士產生崇拜,到寄希望于清政府改良主義,再提出三民主義走上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道路,到最終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孫中山先生一生不斷調整的理想,也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推翻帝制后,革命果實不斷被篡奪,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先生理想不斷碰壁。直到晚年,俄國革命的成功給他很大的鼓舞。他親自制訂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強調今后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

          臨終前夕,他再次把希望寄托于蘇聯,特地口授了《致蘇聯遺書》,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于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

          只是先生辭世不久,國民黨便背叛了先生遺志,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 事業未竟的一生 ——

          自宜昌而上,入峽行,約一百英里而達四川之低地……急流與灘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游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而行,而又可資其水力分級壩堰,改善航道,壅流發電

          孫中山先生早在1918年撰寫的《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中就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閘、開發長江水電的設想。

          陳列在上海孫中山故居二樓走廊東面的《中國鐵路全圖》,是孫中山當年親手制定的中國鐵路規劃全圖。這個規模浩大的10萬英里的鐵路計劃,在那個內憂外患的年代也注定只會出現在地圖上。

          當時有人在背后給孫中山先生起了一個不雅的外號孫大炮,說的就是孫中山雄心勃勃的國家建設計劃。如今回味起來,令人唏噓。

          然而,先生終究可以了無遺憾,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也是最忠實的繼承者。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民族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著振興中華的目標堅定邁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那個先生日思夜想的三峽工程也在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于2009年全部完工;到201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除此之外建設西部”“開發浦東”“海南建省”“青藏鐵路這些在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施的計劃,也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尚余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這是孫中山先生的哀悼革命烈士劉道一的一首詩,今天也讓我們用這首詩來紀念孫中山先生。

          他們這樣評價孫中山先生

          毛澤東: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紀念他在中國民主革命準備時期,以鮮明的中國革命民主派立場,同中國改良派作了尖銳的斗爭。他在這一場斗爭中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

          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

          紀念他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的豐功偉績。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給我們許多有益的東西。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

          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

          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561112日,毛澤東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九十周年寫的文章

          鄧小平:

          我國有識之士包括孫中山都在尋找中國的出路

          中國從鴉片戰爭起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成了世界著名的東亞病夫。從那時起的近一個世紀,我國有識之士包括孫中山都在尋找中國的出路。孫中山開始就想學習西方,所謂西方即資本主義。

          后來,孫中山覺得資本主義西方不行了,提出以俄為師,學習十月革命后的俄國,開始了國共合作,導致北伐戰爭的勝利。

          孫中山逝世以后,國民黨的統治使中國繼續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地位,在日本侵華期間大片國土淪為殖民地。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后來發展起來的官僚資本主義壓迫下,中國繼續貧窮下去。

          這個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不行,中國除了走社會主義道路沒有別的道路可走。

          ——1987218日,鄧小平在會見加蓬總統邦戈時的談話

          江澤民:

          孫中山先生代表著一個時代

          孫中山先生是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他在我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孫中山先生畢生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民主自由、人民幸福而奮斗。今天,緬懷孫中山先生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所建立的歷史功勛,緬懷他為改造中國而鞠躬盡瘁的光輝一生,我們心中充滿著深深的崇敬之情。

          ——19961112日,江澤民在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胡錦濤:

          孫中山先生始終受到全中國人民由衷的景仰

          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為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為實現國家統一、振興中華而殫精竭慮的一生。

          孫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開拓進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愛國主義情懷,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和放眼世界的開放心態,孫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堅強意志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

          ——20061112日,胡錦濤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習近平:

          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孫中山先生為當時中國的積貧積弱痛心疾首,第一個響亮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他認為,建設為革命之唯一目的。他堅信,革命成功以后,經過全民族努力,中國一定能夠迎頭趕上世界先進國家。他滿懷豪情地說:一旦我們革新中國的偉大目標得以完成,不但在我們的美麗的國家將會出現新紀元的曙光,整個人類也將得以共享更為光明的前景

          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斗。

          ——20161111日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