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業行動
共青團中央出品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火如荼,
黨和國家對創業創新十分重視。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創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
青年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
他們敢想敢干,少有保守思想,
接受新生事物比較快,
常常能突破舊的桎梏,
闖出一片嶄新的天空。
服務青年創新創業,共青團一直在行動!
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新聞發布會上就共青團幫扶青年創新創業提出了十大舉措。
一是抓意識。
2017年6月,“創青春·創富中國行”活動在山西大同正式啟動。該活動將深入全國十多個省區,尋找挖掘更多更鮮活的青年創業故事,廣泛傳播“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文化。
抓青年的創新意識,讓青年人能夠意識到創新創業對解決我們在經濟新常態下遇到的轉方式、調結構問題的重要意義,也意識到創新創業對自己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通過一些宣傳教育、通過一些示范引領使大家強化這方面的意識。
二是抓能力。
2017年3月,由共青團中央主辦的“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人才訓練營”開營活動在河南鄭州舉行。
2017年6月,團中央“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人才訓練營”(第四期)在山西太原開營。
青年人創新能力的建設,我們有一整套的青年創新的慕課,同時也在各個層級有團中央直接舉辦的和各地舉辦的創新創業的訓練營,通過知識的增加、技能的培訓使年輕人的創新創業能力能夠進一步提高。
三是抓大賽。
2017年4月,“鹽商杯”第四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陜西西安舉行。
2017年6月,第三屆“創青春”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啟幕暨新聞通氣會在浙江杭州舉行。
現在“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已經為很多青年人所喜歡和喜愛,從2014年開始做,現在是每兩年面對所有的大學生、城市青年和農村青年舉辦這樣的大賽。
大賽現在每次可以覆蓋到2000多所高校,10多萬個青年社會組織,每次都有10多萬個項目。大賽是分級的,有團中央舉辦的全國大賽,有省、市甚至一些學校舉辦的大賽,分層推出一些優秀的項目來參加全國大賽。
2016年9月,“鹽商杯”第三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商工組)全國賽決賽在上海舉行,Mobike摩拜單車獲得初創組銀獎。
這個大賽為創新創業的各種要素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對接平臺。大賽推出的一些項目有的現在已經進入商業運行,比如Mobike單車,就是我們“創青春”全國大賽獲獎的項目。
四是抓導師。
2015年12月,中國青年創業導師團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
青年創業很需要導師的領路,不管是對企業的初創以及企業成長中的各個階段都需要有人指點。所以我們建立了各種導師隊伍,這其中有一些成熟的企業家,有一些風險投資人,有銀行的從業人員,有學校的老師,研究機構的專家等等。
全國層面的大概有近萬人的團隊,各地加起來數量就更大,這些導師成為了青年創新創業的領航人。
五是抓投融資。
2017年6月,首場中國青年創新創業板掛牌企業上線儀式暨路演活動在團中央機關舉行。
創業肯定缺錢,錢怎么解決是很多創業小伙伴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團中央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合作,設立了青創板,這是在主板、三板之外的,專門面向青年創業者設立的創業板。同時在廣東、遼寧、山西、陜西、江西、內蒙古等地也建立了本省或者跨區域的青創板。
另一方面,我們設立了全國的青創投資聯盟,這個聯盟現在有40多家會員單位,管理的資金超過千億元。以上兩個措施主要是解決投資。
2016年10月,中國青年創新創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啟動儀式暨中國青年創新創業論壇舉行。
在融資方面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最近幾年我們和銀監會合作,每年會選派金融領域的2000多位年輕干部到團縣委來掛職,主要讓他們了解基層的金融需求,采取更多的措施,為青年創業者特別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返鄉務工青年,以及農村的致富帶頭人創業,解決融資方面的一些需求。
六是抓園區。
2017年4月,團中央為第三批“全國青年創業示范園區”頒發榮譽牌匾。
青年創業總得有個地方,有各種各樣的創業園區,有的叫創業工廠、有的叫夢工廠等等,當然共青團并不是完全自己來建,更多的是引導大家來共享。
比如我們通過在全國評選示范引領的園區,近三年來已經有100多個這樣的示范園區,帶動全國建立了青年創業園區有1000多家。
七是抓組織。
2017年4月,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二屆二次理事(擴大)會在陜西楊凌農業高新示范區舉行。
圍繞青年創新創業,現在有大量的聯盟、協會,我們團中央和各地團組織牽頭,也建立了很多這樣的組織。這些組織為青年創業者互相溝通、互相學習創造了一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