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咱們即將迎來今年第一個小長假—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為“踏青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民俗活動,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而今年的清明節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節日,因為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一提到清明節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緬懷先烈,在今年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卻有那么一群人讓我們一想起便潸然淚下,深深懷念,希望著此刻她們依然還在。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中,全國共有164名醫護人員犧牲在抗疫最前線,“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們的生命雖然已經定格,但他們的精神將會永遠激勵我們奮力前行,此刻請讓我們向奮斗在一線所有的抗疫人員致敬。
經過兩個多月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終于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祖國大地又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在這櫻花紛飛之時,卻不得不送別他們。這不僅讓我們想起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里犧牲的革命先烈們,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相信大家也是深有感觸,感受到了他們的勇敢無畏的奉獻精神,感受到了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追溯歷史,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有那么一首歌,每當歌聲響起,都能讓人感受到革命先烈在危機時刻舍生忘死,英勇殺敵的英雄氣概。戰爭的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歌曲流傳了幾十年,如今依然沒有失去它的魅力,因為這個年代依然傳承著他們的故事。
要時刻銘記,今天我們能夠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學習,過著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先烈們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更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以及身上所肩負的使命,積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保證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全面發展。
恰逢今年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青島全市烈士陵園按上級要求全部閉園,停止接待祭掃烈士,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不能走進烈士陵園為其掃墓表達思念和感激之情,為此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響應廣大市民祭掃烈士需要,升級“青島英烈網”,拓展網上祭掃功能,通過網絡新媒體手段,倡導文明、時尚、綠色網上祭掃烈士。不僅僅是青島,各個地區都在陸續開通網上掃墓活動,大家在家可以關注當地的網上祭掃方式,特殊時期用我們特別的方式來祭奠和緬懷先烈。
最后,我們在緬懷先烈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對在這場戰役中默默付出的所有人表示感謝,比如說不顧個人風險為蝸居在家的我們提供物資的快遞小哥;不能跟家人團聚一直駐守邊防的戰士們;寒風凜冽中依然堅守在各個防疫關口的工作人員;不眠不休奔跑在抗疫路上的貨運司機等等。
感謝大家的聆聽,今天的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注:劉珊珊,女,護理與健康學院輔導員,2016年9月被評為校級“優秀帶訓教師”;2017年9月年被評為校級“優秀輔導員”;2018年6月,所作論文在學校第四屆輔導員工作創新論壇中獲得三等獎;2018年9月被評為“管理育人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