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通過這樣的方式跟大家見面,與大家談談心聊聊天。大家在家學習已經有一段時日,也逐漸適應了網課學習的節奏,但是許久未見的同學們都很想念,現在的你,有多想回學校,回宿舍,掐指一算已經有三個月沒見到舍友了,只記得放假前一起玩過的游戲,最后一頓在食堂約的飯,最后一場寢室夜談會有人說再不回學校都要忘了宿舍在幾樓了回家太久你還記得和舍友一起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嗎?
我們作為一名醫學生,在這次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更能夠體會到生命的價值,作為一名未來的醫護工作者,你是否想過如果是你,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你將會如何選擇。對于生命的價值,曾經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而如今經歷了2020年的魔幻開場,我想每個人都有新的感悟。的確,2020年中國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的這場戰“疫”無疑給每個人上了一堂關于“生與死”的人生大課。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生”脆弱和可貴。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無論是身家過億的富豪,還是街上拾荒的流浪漢,在生死面前,人生而平等。“我命由我不由天?”疫情告訴自負的人們,“我命由醫不由天”,縱然你有權力、財富、地位,在疾病和災難面前不過渺小如一粒塵埃。但是疫情也讓我們看到了“死”的壯麗和偉大。當人們在為疫情帶來的死亡而惴惴不安時,卻有一些“最美逆行者”用生命詮釋了死亡的意義。截止2月27日,全國已派出4萬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一個個義無反顧的身影,一張張防護服下無法看清的面孔,應該被所有人銘記。
沖在最前線,工作最危險,臉頰被口罩磨破,防護服被汗水浸透……白衣天使給病人帶來健康,給千萬家庭帶來幸福,唯獨把危險和死亡留給了自己。而這次疫情中,沖在最前面的讓人覺得一夜長大的,是曾經被稱為“最自私的一代”的九零后。是的,在上一代人的眼里,年輕人總是需要成長的,而且成長的速度往往都是跟不上前輩們的期望值的。直到某一天,突然有一件事發生了,當前輩們都還措手不及的時候,抬頭一看,年輕人早已整裝待發,那一刻,我們才猛然發現,你們長大了。
大家知道,在這次疫情防控和科研攻關當中,高等學校及其附屬醫院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院在這次疫情中涌現出來的抗疫先鋒、志愿者同學們“他們是你的學長學姐!可能我們曾經在學校同桌吃飯,可能曾在同一個自習室挑燈夜戰,可能曾在同一個教室上課,這些榜樣離我那么近!”
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向他們和奮斗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后”甚至“00后”。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作為“90后”,自己經歷過非典、汶川地震,現在輪到自己保護其他人了,昨天的孩子,今天已經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使所有醫護工作者、特別是青年醫護工作者深受鼓舞與教育,孫春蘭副總理也多次提到,“90后”“00后”在抗疫斗爭中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特別是在重大災難面前呈現出強大的凝聚力,“90”后的青年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接下來,大家要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踐行白衣天使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展現青年人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的蓬勃力量!
是的,今天的年輕人再也不是那個可以被“煽風點火”的傻大膽;曾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個人主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洪流中也越來越沒有了存在位置。每個青年都安靜地做著力所能及的事,善意地發現別人的美,寬容地理解他人的不容易。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不僅讓我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還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90后”青年人在抗疫工作中的高度認可,以及對于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生逢其時、奮斗正當時,我們一定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擔當使命、矢志拼搏、增強本領、奉獻社會,為祖國和人民書寫青春最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