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文娟 來源:康復教研室
疫情的發生,促使高校掀起了課程改革浪潮。我院康復教研室,承擔了康復治療專業和護理專業的部分課程教學任務,其中《康復護理技術》由教研室主任徐彬彬帶領宮曉靜、李文娟、韓明堯組成的小分隊負責。應學校教學工作部要求,在學院院長助理武春飛的指導下,團隊結合課程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了課程改革,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變為了常態。
《康復護理技術》是康復治療技術和護理專業的職業能力選修課程,共32學時,其中理論16學時,實驗16學時。本學期面向2019級康復治療技術專科與護理專科學生開設,共20個教學班,學生人數較多,教學任務比較大。本團隊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結合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成果,將課程中8個學時(相當于總學時的25%)設為線上任務,充分利用超星學習通線上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徐彬彬主任在超星學習通平臺建立《康復護理技術》課程,宮曉靜、李文娟、韓明堯為教師團隊成員,共同建設課程。課程設有16個章節,主要包括“病”的康復護理技術、“傷”的康復護理技術、“殘”的康復護理技術等內容,各個章節下設有同步課件、重要知識點的講解視頻、章節測驗、作業等課程資源。每一個視頻時長不超過15分鐘能保證學生學習時注意力集中,每個測驗不超過5道題目,每次作業不超過10道選擇題,且題目與技能考試緊密結合。20個班級共享課程,分別有團隊中相對應的任課老師管理,為了更好地監督學生學習,并能保證及時溝通,每個班級設有助教一名。
網絡課程建設情況
教師團隊
教學工作實施的工程中,為了響應線上教學也要進課堂的號召,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或者比較難的章節的線上教學資源會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由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一般會在黑板上列出本章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視頻內容,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學習的狀態,并注意統計學生學習的進度與作業、測驗出錯較多的題目及知識點,然后對章節內容進行串講,對錯題進行輔導答疑。最后會結合臨床,通過病例分析對章節內容進行總結,并使學生學以致用。有的章節的線上教學資源作為輔助,讓學生課下自行完成,通過測試和作業,來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生認真學習線上課程資源
結合病例講解重要知識點、輔導答疑
疫情過后,傳統教學方式再也回不到原來的“老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一方面能提振教師的教學改革信心,促使教師融合信息與教學技術,整合優秀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手段,達成教學環節最優化,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及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工作后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