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科研
          在踐行初心使命中做好老師、成大先生
          發布時間:2021-10-18瀏覽量:387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對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就如何做一個“好老師”提出了四點要求。在考察清華大學時,又提出了“大先生”的概念,期望高校教師成為“好老師”,爭做“大先生”,明確了高校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的目標,指出了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更高要求和基本路徑。我們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精神,深刻認識新時代加強高校良好師德師風的重要意義,掌握其科學方法,培養優良的師德師風,才能切實承擔起新時代高校教師的歷史使命。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的重要論述中,從2014年在北京師范大學講話至2019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好老師”的標準一以貫之。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清華大學時提出了“大先生”這個概念。這充分表明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標準,是向“好老師”看齊,向“大先生”的目標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對什么是“好老師”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指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將師德放在重要的位置。高校教師良好的師德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內涵。

          一是要有正確的政治品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有理想信念”,“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不能想象一個沒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能夠成為好老師”。這就要求高校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用好課堂講壇,守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有理想信念”是對高校教師師德的政治要求,也是高校教師應該具有的政治品德。

          二是要有高尚的公民品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師者,人之模范也”;“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老師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條件”;“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高校教師應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等方面有正確的觀念和行動,見賢思齊,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和人格底線;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是要有優良的職業道德。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包括“對所從事職業的忠誠”和“關愛學生”兩個重要方面。他強調“好老師應該執著于教書育人”,“做老師就要熱愛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崗位僅僅作為一個養家糊口的職業。有了為事業奮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師這個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績。”“好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愛心和信任的,在嚴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好老師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成長為有用之才。”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