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教研室主要承擔《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四門課程,皆是護理專業核心課程。臨床護理各門課程,以樹立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我校實際教學條件,運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新型課堂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學習通平臺,構建以學習通平臺為載體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以《外科護理學》課程為例,其章節內容多,知識點瑣碎,手術過程抽象,難懂,難理解等特點。課本講述內容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那如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是課堂教學一直探索的內容。建成了《外科護理學》的共享課程,將各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拆分,使知識點更加的碎片化,全面化,更加透徹講解知識點。錄制名校教師講課視頻,搜集和整理典型病例進行匯編,習題分章節上傳,使學生能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自主復習。課堂教學教師通過講授,分析病例,啟發同學們思考,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去網絡查閱最新的文獻,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疾病的治療和護理技術,并且形成書面的材料。期末成績考核加大過程性考核的成績比例,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熱愛課程,主動學習,探索新知的能力。于此同時在做好專業課教學的同時,也要做好課程思政教學。
“乳腺癌患者的護理”是教材乳房疾病這一章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我們以案例教學為主線,輔以啟發式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進行線上、線下全過程教育。
首先進性學情分析,包括知識基礎分析、能力水平分析和學習特點分析。教學實施過程,包括整個教學過程采用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法、分析比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課前預習。教師首先通過學習通平臺發布課前學習任務單、微視頻等資料,并提出問題:我國家乳腺癌流行病學情況是怎樣的?你知道乳腺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嗎?讓學生展開討論并且形成書面材料上傳學學習通。接受到任務后學生會自主去查閱相關資料與文獻,完成線上任務和實踐任務,從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可以事先了解新課要講述的內容,有利于課中學習。學生按時上交學作業,培養同學誠實守信、增強責任意識。第二階段:課中探新知。新課導入:名人典型案,阿桑——紅顏薄命薔薇戀、陳曉旭——億萬身家空悲切、于娟——“買車買房買不來健康”等名人患者,引出主題。介紹本節課重難點和學習目標。目的通過名人事件,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探索答案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第三個階段,進行講授,穿插實驗操作項目。第四階段,課堂練習,課堂小結。考察知識點掌握情況和回顧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