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總工會,市直有關單位工會,中央、省駐青有關單位工會,市總機關各部門、直屬事業單位:
2022年7月12日,市總工會、市委網信辦聯合下發《關于開展2022年“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的通知》(青工辦〔2022〕19號)。活動開展以來,各級工會組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積極發動廣大職工踴躍報名,涌現出了一批內涵豐富、制作精良的作品,展現了新時代職工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為征集更多優秀作品,進一步擴大活動覆蓋面,經研究決定,將征集時間延長至10月31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內容
“十大職工好網民”征集
工會優秀網絡宣傳創意項目征集
互聯網+工會維權服務案例征集
小程序應用優秀案例征集
二、征集要求
(一)參賽資格
1.好網民征集:能夠運用個人自媒體賬號,創作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作品,講述職工好故事、傳播職工好聲音、展示職工好形象,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且在網上有一定影響力、凝聚力和號召力的職工網民創作者均可報名參加。
2.創意項目征集:各級工會組織自2021年10月1日之后開展的創新創意活動均可報名參加。
3.維權案例征集:各級工會依托互聯網開展的入會服務、法律維權、就業服務、困難幫扶、互助保障、技能提升、健康服務、安全生產、女職工服務等優秀案例均可報名參加。
4.小程序征集:各級工會組織有建設和運營微信小程序應用的,均可報名參評。
(二)參評要求
1.好網民征集:本人須為職工會員,愛崗敬業、努力工作,無不良行為記錄。擁有個人自媒體賬號,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頭條號、一點資訊、百家號、知乎、B站等網絡平臺。賬號創作的內容定位與職工工作、生活、精神面貌有直接關系,展現新時代職工群體積極向上的拼搏姿態和奮斗精神。遵守國家互聯網法律法規,無任何傳播違法和不良信息記錄。
2.創意項目征集:各級工會組織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圍繞“建功十四五、爭當排頭兵”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聚焦新技能新技術新業態、體現行業或產業職工群體特色等職工網民群體性活動,創新運用互聯網技術服務職工的各類線下線上融合開展的好活動、好做法、好經驗。
3.維權案例征集:案例須以職工為中心,體現工會主責主業,強化思想政治引領,體現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案例突出數字化特點,釋明案例利用互聯網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開展網上維權和工會服務的對象人群、具體做法、工作重點等;案例真實有效,能夠全面展示工會組織維護職工權益、精準服務職工的途徑方式、創新亮點、成果成效、社會影響等,具有較強的示范、指導和借鑒作用。
4.小程序征集:活動以廣泛參與、擇優評選為原則,微信小程序須圍繞職工思想引領、組織建設、權益維護、技能提升、特色服務等工會主責主業(與工會業務不相關的小程序將取消參評資格),有利于促進各級工會數字化應用能力和水平提升。
(三)報送方式
所有征集項目均通過齊魯工惠APP中2022年“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板塊提報。
1.好網民征集:填報姓名、聯系方式、所在工會、賬號信息、粉絲數等內容;提供往期優秀作品或案例一個,主題應為“致敬勞動者”“我與工會的故事”“工作技能展示”“職工生活分享”“安全生產科普”“抗疫有我”等正能量相關選題,作品形式可為微信公眾號原創推文、微博圖文/長文、抖音短視頻、快手短視頻、小紅書原創圖文、B站原創視頻、知乎原創文章、頭條號原創文章、其他平臺原創內容等。
2.創意項目征集:填報活動名稱、主辦單位、舉辦時間、創新應用方式、媒體報道情況、聯系方式、活動情況介紹、上傳活動圖片和相關視頻。
3.維權案例征集:填報姓名、聯系方式、單位、申報類別、維權服務平臺、案例名稱、案例簡介、具體做法、推廣意義、佐證材料等。
4.小程序征集:①應用情況介紹:參評單位須填寫平臺情況介紹,字數不超過2000字,并附上4-5張相關圖片,圖片須清晰并附簡要說明。應用情況介紹可從需求方案、產品設計、界面設計、運營推廣等方面,全面展示應用情況。所提交材料必須反映應用真實情況、亮點特點和取得的實效。②參評單位相關信息:請提交時如實填寫參評的應用名稱及小程序原始ID(小程序原始ID由15個字符組成,格式為 “gh_xxxxxxxxxxxx”)、上線時間、參評單位名稱、宣傳物料、參評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微信號、整體表現(訪問情況、用戶活躍度等數據情況)、線上線下推廣(推廣素材、圖片或文字說明)等。
三、獎項設置
將評選出十大職工好網民、十大優秀創意項目及優秀維權案例和小程序若干。
四、相關要求
1.各級工會要加大活動宣傳推廣力度,廣泛發動職工參與到活動中來,著力打造一批好網民、好活動、好案例、好程序,充分發揮統一思想、增進共識、凝聚力量作用,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團結奮進的輿論氛圍。
2.參與者承諾提交的作品內容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及有關行業、區域性規章制度的規定,并擁有版權,如有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任何情節或侵權行為,均由上傳者本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活動的主辦方、承辦方及有關網絡平臺提供方均不承擔任何責任,一經發現違法違規視頻,將立即刪除。
青島市總工會宣傳教育和網絡工作部
2022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