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mpw28"></samp>
<xmp id="mpw28"></xmp>

<samp id="mpw28"><ins id="mpw28"><ruby id="mpw28"></ruby></ins></samp><progress id="mpw28"><bdo id="mpw28"><dfn id="mpw28"></dfn></bdo></progress>

    <tbody id="mpw28"></tbody>
  • <samp id="mpw28"><ins id="mpw28"></ins></samp>

    1. <tbody id="mpw28"></tbody><samp id="mpw28"></samp>
    2. <menuitem id="mpw28"><strong id="mpw28"></strong></menuitem>
      1. <menuitem id="mpw28"></menuitem>
        1.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科研
          青島黃海學院:全校最會養生的人,原來是他們
          發布時間:2022-11-07瀏覽量:606

          青島黃海學院的校園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精通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等養生手法,并用自己所學為有需要的人解除痛苦。他們就是護理與健康學院郭繼志教授和他的“康護e生”校內養生館團隊。

          校內養生館竟是國家級創業項目

          “康護e生”校內養生館位于1號實驗樓一樓康復醫學實驗中心,于2021年3月24日正式落地,主營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等康護養生項目,構建了以“產學”為“土壤”、以“項目”為“載體”、以“社團”為“推力”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集“教、學、用”為一體的實踐創業平臺。“康護e生”校內養生館國家級創業項目由山東省教學名師郭繼志教授與護理與健康學院院長助理綦盛楠共同指導。養生館以國家級創業項目為依托,以中國傳統康養協會為組織架構,以“專業融通+產教融合+項目驅動”為人才培養模式,協會會員由最初的45人,發展到現在的100多人。

          病人變身骨干成員,這事常有

          “康護e生”校內養生館的同學們主要是因為喜歡中醫康養而加入,也有的是因為被養生館治愈而加入。護理學專業的張志剛同學,因為患面部神經麻痹(俗稱面癱)到養生館治療,病好后就對中醫康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加入中國傳統康養協會,變成養生館培訓的積極分子。高垚同學原來是一名運動員,因為運動損傷,他的頭和腿一旦受涼就會疼痛難忍。在養生館接受治療后,他感受到了中醫康復技術的神奇,也加入了養生館的隊伍。

          “因為自己患病從中受益,對中醫康養產生認同,通過參加培訓和學習而越發熱愛,最終成為服務和治療別人的人,我們這里這種事經常有。”郭繼志教授認為這就是中醫康養的魅力所在。

          實踐為本,讓學生學有所用

          郭繼志教授認為,教學不能照本宣科,中醫康養教學最重要的是實踐教學,不論是拔罐的手法,還是推拿、刮痧的力道和技巧,都離不開實踐的摸索和積累,而養生館就是一個絕佳的實踐平臺。

          學生們在參與培訓之余,可以在日常接診中積累經驗。為了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養生館模擬校外工作崗位采用技師分級制,從實習技能到三級、二級、一級,逐級晉升。激勵同學們勤學苦練、學以致用,在項目中鍛煉才干、發揮作用,形成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導學相長”的良好局面。目前已培養骨干技師十余人。

          去年寒假期間,中國傳統康養協會組織開展家庭推拿大賽活動,要求同學們利用假期給家長做一次全身性保健推拿,在推拿的過程中介紹推拿運用的手法。活動以孝老敬親、感恩父母為價值導向,提升學生的推拿認知和推拿技能。

          家庭推拿大賽

          周瑩同學在實踐報告中說:“這個寒假,我看媽媽總是肩膀酸痛,可能是因為平時工作勞累過度,也沒有充足的休息,造成了肌肉酸痛,通過我的推拿,媽媽的癥狀已經有了緩解。”金丹同學在實踐報告中說:“在推拿的過程中,聽到媽媽對我的贊揚,讓我感到十分開心,這種開心可能就是當醫生收到患者真誠的感激時的那種喜悅吧。所以這次推拿活動更加激發了我對中醫文化的興趣。”

          除了家庭推拿大賽、康復知識技能大賽、中醫知識競賽等專業競賽,護理與健康學院及養生館還經常舉辦實踐性社會服務活動,如教師節“感恩”免費推拿、校園義診、社區網格員培訓等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經過深入的實踐錘煉,同學們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為他們走向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9級康復治療專業的劉曉艷同學,在校期間曾擔任中國傳統康養協會副會長,如今她憑借嫻熟的技術成功應聘家鄉聊城一家康復醫院,成為了一名推拿科醫生。

          創新教學形式,課堂秒變“片場”

          一次偶然的機會,郭繼志教授發現學生把自己上課的樣子拍成了小視頻發到了抖音上。他沒有生氣,反而認為應該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教學,積極創新教學形式。他組織學生拍攝教學短片,讓學生參與劇情創作、表演、拍攝、剪輯、推廣的全過程,甚至和學生們一起把課堂搬上了網絡直播平臺。郭教授和學生們一起制作的短視頻《血罐的操作流程》在西瓜視頻上線僅2天,播放量就達到了5486次。

          “讓學生們設計劇情,比如腰不舒服應該推拿哪個穴位,他自己去拍出來,把視頻制作出來,這個知識點在他的腦海里不斷的重復,他一輩子都忘不掉。用他們喜歡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可以說是一舉兩得。”郭繼志教授認為教學就應該與時俱進,靈活多變。除了日常教學和實踐,郭繼志教授還積極引導學生們進行產品研發、專利申報和產品營銷。郭教授說:“現在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我們要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式包括新媒體手段來進行營銷。這樣他們走上社會,才會更加游刃有余。”

          溫暖的大家庭,有愛的大家長

          “康護e生”校內養生館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而郭繼志教授就是這個大家庭里有愛的大家長。除了技術技能,郭教授還非常重視教育學生關懷病人,比如在艾灸、推拿時注意關窗,防止病人感冒。郭教授認為這些細節體現著醫生的醫德修養和對病人的人文關懷。

          博學多才的郭繼志教授還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養生館的學生畢業離校時,郭教授都會手書一副書法作品作為畢業禮物。“天高任鳥飛”“前程似錦”“敏而好學”……一字一句,都飽含著郭教授對愛徒們的祝福和期許。中國傳統康養協會前任會長陳祎柔在給郭教授的畢業留言中說,“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2019級養生館全體同學更將印有“桃李滿天下,雨露潤春華”十個字的錦旗送給了郭教授。

          談起養生館的學生們,郭教授動情地說:“家長和社會把孩子交給我們,交給學校,既要讓他們成人又要讓他們成才,這樣才能對得起家長和社會。我年紀大了,但我依然覺得人活著每一天都要有價值,培養學生,傳承中醫,就是我的人生價值。”


          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