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大學生鍛煉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實踐能力,更是展示我校風采的最好平臺。
一、青年健康宣講團
主要針對托養院這種新型養老模式的實地觀察,了解更多關于托養院的優劣處以及對于志愿服務的專業化訓練,提高專業水平。通過對重慶市銅梁區西泉老年托養院的實地考察,他們也了解到了更多關于托養院的現代建設以及老年人的生活現狀。同時,志愿服務在養老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老人提供了情感支持、活動組織和技能傳承等。然而,仍需克服人員不足和培訓問題等挑戰,以確保托養院能夠更好地關注老人健康,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通過不斷努力,他們有望為老年人創造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環境。
二,“學紅延紅”愛心義診團
1.開展愛心義診
2.醫學知識宣講
3.發放愛心醫療包
通過義診活動,“學紅延紅”愛心義診團協同嘉祥縣人民醫院義診團隊累計為嘉祥縣申樓村200多位高齡村民進行健康問診,在義診中,醫師解答老人們提出健康方面的問題的同時,在場的志愿者們也在義診中得到了學習,義診結束后,醫師和村民們對“學紅延紅”愛心義診團的志愿者們提出了表揚,對他們的學習精神表示了肯定。
三、濟南市二十大精神宣講團
宣講團用簡單易懂的術語讓兒童們初步了解了二十大精神后,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游戲讓孩子們邊玩邊深刻了解,并且還聯系當地家長老師商討二十大精神對于兒童們普及的問題,希望二十大精神可以低齡化普及,從小熏染。在范圍上向下推進二十大精神的認知,同時通過帶動行為將思想意識深刻化,做到了廣泛有效的宣講。
老年人通過看新聞實事了解二十大精神,他們幫助老人用手機上網課的方式進行示教,促使老人們可以上網了解到更多時事政事。最后與老人們一起交談對二十大精神的自我認知與實際情況,這不僅考驗團隊成員的耐心,更是對思考能力的考驗。
“三下鄉”活動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機會。不僅可以拓寬視野、提升實踐能力,還可以激發社會責任感,做對社會有益的接力者。